在城区广电广场北侧、头兴港河西岸,有一片浓密的林木。这里是个废弃的油库。上世纪80年代末植下松树、桑树,后来树木越长越高,鸟也越栖越多,也引来了有“环保鸟”之美誉的野生鹭鸶在此安家落户。
老苏是我市的一名摄影家。2017年4月起,他用长焦镜头追踪这片城市里的鸟林,记录下鹭鸶的生活日常。他常在清晨柔和的光线里捕捉鹭鸶的影像。那时,鹭鸶刚醒来,用尖尖的、玉般的喙轻轻梳理背部的丝状饰羽。当天空渐亮,鹭鸶洁白、修长的身形在叶片间闪烁的阳光里,翩然起舞,堪称绝美。
鹭鸶,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十分苛刻,需要水质好、空气好、食物丰富的生存环境,被称为“大气和水质状况的监测鸟”。截至目前,老苏已拍下不下一万张有关鹭鸶的照片。老苏说,这两年,鹭鸶的聚集地不只在城区这块,在原南阳小学地块、长江边,都有大量的鹭鸶聚集。不仅如此,被誉为鸟中“女神”的仙八色鸫,全球仅存不足1万只,一年三次作客启东。
众多鸟类前来启东安家落户、繁衍生息,是我市生态自然环境显著优化的体现。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城市品质,截至目前,我市建成区绿地面积1303.73万平方米,而这个数据在2015年初时,还未过千万。如今,建成区绿地覆盖率达42.02%。
每天傍晚6点多,72岁的陈祥就会从所居住的善成小区出发,不过两三分钟,就到了头兴港滨河公园。沿着公园步道南北走上两个来回,活动一下筋骨,一天的锻炼就结束了。头兴港滨河公园,位于市区头兴港河道两岸,是一座以码头、湿地、现代艺术相结合的滨水主题公园。而2年前,公园所在地还是一片散乱污之地。陈祥说,以前,这里都是老百姓搭建的附房,堆场、码头、搅拌场等经营场所众多,噪音大、扬尘多,河面都是漂浮物。2018年,市政府把头兴港河两侧环境综合整治作为为民办实事项目,多部门联合进行整治,在整治的基础上,建起了一座滨河公园。公园总投资1.2亿元,景观绿化面积约26万平方米,于今年元旦后正式开放。
9月24日,惠萍镇南清河村大气环境自动监测站点已投入试运行,PM2.5颗粒物分析仪显示的PM2.5浓度值为3.7微克/立方米。据工作人员介绍,这个数据说明当地当时的空气质量大大优于国家二级标准。为持续提升群众“蓝天幸福感”,守住这抹“启东蓝”,我市全面落实“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通过实施绿色工程、狠抓工程减排和扬尘治理,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老百姓的蓝天获得感愈加明显。
近年来,我市空气质量持续向好,成为越来越多人心向往之的度假胜地,到启东深呼吸已成为启东一张亮丽名片。今年,我市再投巨资,在全市各区镇建成15个大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区镇的空气质量状况。目前,这些站点建设已接近尾声,不日将投入使用。启东生态环境局大气科科长茅竟天表示,这些监测站(点)的建成,将组成覆盖全市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网络,实时监控各乡镇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及主要污染物对该区域的环境影响,为提高空气质量精准化监管水平、科学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提供技术支持。
数据显示,2019年,启东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87.5%,PM2.5浓度均值28.3微克/立方米,全部优于国家二级标准,稳居江苏各县(市)第一,启东已成为全省最宜“深呼吸”的好地方。
范存娟 施陆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