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信息港,一起 看启东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迈向高水平全面小康这五年·启东答卷

2021-01-25 来源:启东日报

文明花开结硕果 “十三五”期间,尤其是2018年以来,我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60亿元,老小区改造投入3.87亿元,新增机动车停车位4400个。启东保利大剧院正式运营,文化馆新馆建成并向市民开放,市区建成4个“24小时城市书房”。我市累计注册

文明花开结硕果

“十三五”期间,尤其是2018年以来,我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60亿元,老小区改造投入3.87亿元,新增机动车停车位4400个。启东保利大剧院正式运营,文化馆新馆建成并向市民开放,市区建成4个“24小时城市书房”。我市累计注册志愿者19万人,每年开展各类志愿服务5万余次,服务超300万人次;累计获评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人,江苏省道德模范及提名奖4人,“中国好人”25组26人。

2020年,我市标准化改造老旧小区7个,拆除违法建设23.7万平方米,新建改建公共停车泊位2030个;获评全国劳动模范2人、中国好人1人、全国最美家庭1家;开展“共乐东疆”文体活动6000余场次。2020年,启东以全国第七、全省第二、南通第一的佳绩创成全国文明城市,为城市发展再添一张高含金量的靓丽名片。

文明,已成为启东又一张成色十足的“新名片”。 

六年磨一剑,拼搏铸辉煌。去年11月20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启东以全国第七、全省第二、南通第一的优异成绩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意气风发地跨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荣誉的获得,是多年来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成果绽放,是对求真务实、注重实效的最好诠释。

回眸“十三五”,可以深切地感知启东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氛围日益浓郁。各级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用春风化雨的道德力量,引导着每一位市民。300多支志愿服务队、19万名志愿者,传递人人可为、处处可行、时时可做的志愿理念,温暖着整座城市……在每一位启东市民的努力下,一个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社会风气更为清朗、公平正义更有保障的文明启东正踏歌前行。

从文明出发,让幸福落脚

“我很自豪,能够有幸成为启东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的参与者、亲历者、见证者。”南城区街道阳光花苑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黄晓香由衷地说,“文明创建让道路更宽阔,停车更有序,小区环境更宜居了。”黄晓香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亲身感受到了“群众工作群众做”的力量。从被动应对问题到主动发现解决问题,从“要我创建”到“人人愿为、时时能为、处处可为”,社区居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场关乎城市形象的荣誉之战,更是一张实实在在的社会治理考卷。2015年,市委市政府全面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制定实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行动计划,动员全民积极参与创建,共同建设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启东。“共创文明城,同做文明人”,这句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宣传标语,真正从口号,变成了启东每位市民的奋斗目标。

2018年2月,中国文明网发布《2018~2020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启东名列其中,标志着我市正式获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资格。自此,全市干群同心同德,共创共享,迈开追求环境与精神双提高的铿锵步伐。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直面痛点堵点,整顿背街小巷、改造农贸市场、优化出行环境、践行勤俭新风,我们既大刀阔斧,又不忘精雕细琢。“创建为民,创建惠民”的理念愈发清晰,文明基石铺就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也越走越宽广。

6年创建,3年奋战。我市始终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成果人人共享,始终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放在市委市政府的全局工作和战略高度来把握和推进。尤其是2018年以来,我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60亿元,老小区改造投入3.87亿元,新增机动车停车位4400个,建成方便百姓的智慧停车系统。市创文指挥部成立了10个专项工作组,包干推进全市各区域各条线文明创建工作。深入推动农贸市场及其周边居民小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和公共厕所的一体化创建。扎实推进城区微空间整治和街头绿化建设,加快在公共场所和拆违区域见缝插绿、增绿补绿。全面推进城区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市容环卫精细化管护划分成24个网格,坚决打好环境卫生、公共秩序攻坚战。创新开展路长制“六方共管”活动,在城区32条主次干道建立了90个沿街商户微信群,在城乡社区建立了1600个网格微信群,及时收集、解决市民诉求。从硬件建设到公共设施,从人居环境到道路交通,从文化娱乐到精神生活,启东这座城市的改变让人们看到了“众志成城”的新时代内涵。

绘文明底色,铸精神丰碑

“同学们,你们看,晓琳阿姨生下来就和别人不一样,‘走路’要靠板凳,医生说我活不过15岁。但是我不服输,创业、恋爱、生娃、出书……一样没落下。”近日,“中国好人”、启东肢残人协会主席苏晓琳来到紫薇小学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和孩子们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活动吸引了新华社等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

近年来,我市采取一系列扎实举措,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营造了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也为先进典型的不断涌现培育了良田沃土。“启东好人”朱永继有着48年党龄,自2013年起他自掏腰包建立“党史宣讲”文明实践点,免费向周边村民、未成年人等群体讲解党史、新中国史,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去年以来已接待群众900余人次,开展宣讲活动38场。“江苏好人”朱峥嵘在被查出大动脉炎后却照常坚持上班,在病房值班的同时兼带发热门诊值班,最终倒在了防疫一线。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同样践行这一理念的还有活跃在各个角落的志愿者们。我市大部分区镇、街道建立了手艺人志愿服务队,为城乡居民提供诚信、便民服务的同时,常年为困弱人群提供优惠或免费服务。村干部蔡赛理帮助89岁的孤寡老人接通自来水,退休教师吴忠高免费为留守儿童辅导作业,村医蔡菊长期为老人义务体检。疫情期间,汇东小区的张士冲一家3口坚守在抗疫一线,老张说:“看到小区里日夜值守的志愿者们,我们也想为社会做点什么,全家人都主动加入这一行列。”

在各类“好人”志愿者的引领带动下,“身边好人”“最美教师”“最美警察”“南通好青年”等一大批道德典型,纷纷加入新时代文明实践队伍中来,带动广大市民积极参与生态环保、移风易俗、关爱困弱人群等公益志愿服务活动。截至2020年底,我市累计注册志愿者19万人,每年开展各类志愿服务5万余次,服务超300万人次;累计获评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人,江苏省道德模范及提名奖4人,“中国好人”25组26人。其中“太阳花”——四位一体困境儿童关爱行动、“小老帮老老”银龄互助志愿服务项目、“守护海岸线”环保志愿服务项目分别荣获省志交会金、银、铜奖。

垒文明高度,点城市之光

蝶湖畔,线条柔美、形似蝴蝶的启东保利大剧院于去年10月正式开业,这是一座启东人家门口的艺术殿堂。自去年10月2日首演以来,启东保利大剧院已组织了60多场演出和活动,1万多市民前来观看。“能在这么大气美观的剧场里观看演出,真的很享受,我们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了。”市民唐欣叶高兴地说。

从本质上提升百姓文明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群众文化阵地建设尤为重要。近年来,市政府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构建起标准化、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社会参与、服务均等的公共文化体系。

2016年,我市正式启动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工作。2017年,我市全面推进区镇(街道)、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升级达标建设,240多家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完成土建施工任务。2018年,我市加快完善各区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内部功能配套,并积极推进区镇(街道)文化分馆和图书分馆建设,所有区镇综合文化站、村(社区)农家书屋均完成一卡通系统硬件建设。2017年,首个投资50多万元的24小时自助数字图书馆在市区儿童乐园落户并投入使用。与此同时,结合文明城市创建,我市在市区投放了20多个漂流书屋,助推全民阅读蔚然成风。2019年我市24小时自助图书馆建成并对外开放数量居南通市第一。

公共文化服务根在基层,活力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2016年,市委宣传部充分调动全社会各类文化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牵头文化、教体、工会、妇联等十多个部门和数十个社会组织,推出“开门询单、中心制单、群众点单、志愿接单、社会评单”的菜单式文化服务项目——“共乐东疆”。与此同时,我市结合地域优势,引进高水准体育赛事,包括“国际铁人三项”以及“国际风筝冲浪邀请赛”等,海内外选手同台竞技,提升了启东的城市影响力。我市地处吴语地区,“渔民号子”、启东山歌等文化底蕴深厚,2016年、2017年,我市先后举办了国家级文化活动——“吴歌论坛”、吴乐论坛。“‘共乐东疆’群众文体活动形式拓展、内涵提升,进一步为全市百姓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供给,塑造了‘传播思想、实践文明、成就梦想’的城市文化品牌。”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顾永辉说。

(陈艺文)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