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违法停车、无证摊点、乱贴小广告、马路市场、出店经营等各类城市管理“顽疾”,启东市创新推进“路长制六方共管”模式,问题解决率超九成。
“‘路长’不仅要管设施、管养护,还要管安全、管秩序,更要热心肠、懂宣传。他们走街串巷,让城市变美变通畅,把文明之风吹进千家万户。”启东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顾永辉说到。
城市特殊区域的管理“畅通”了
城区华山路一向十分热闹,周边小区、商铺、夜排档“三足鼎立”。因为人员密集、店铺众多,加上疏于管理、占道经营、违法停车、小广告等市容“顽疾”丛生,整条道路的路面以及通行环境可谓“惨不忍睹”。“治好华山路,困扰我市市容环境的各类‘疑难杂症’,也就有了整治的‘良方’。”启东市住建局园林处主任陈娟娟认为。
一条马路给了启东灵感。2018年6月起,启东市开始使出“雕花”手段——推行“路长制六方共管”模式,即由路长单位、城管、公安、市管、住建、社区“六方共管”部门组成巡查工作小组,通过联合共管模式及时解决各类问题。
有章可循,使得作为华山路“路段长”的陈娟娟对责任路段的日常管理更加得心应手。“‘路长制六方共管’有明确的工作要求,每周至少要开展一次巡查;对于巡查中发现的一般性问题能解决的马上解决,老大难问题需通过部门协同解决。”陈娟娟说。
“复杂的事情变简单,简单的事情快解决,‘路长制六方共管’让创文工作更加有效有力。”顾永辉表示,“我们有明确的工作要求,对于巡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督办;对整改情况跟踪检查,对部门工作满意度做出评判。这种管理模式真正把路管起来,让路长一路找‘茬’、一路播洒文明。”
困扰市民多年的“顽疾”解决了
“我已经有一年时间没有回启东了,这里的变化可真大。道路很干净,还经常在路面上看到交警执勤。”居住在启秀花园的“候鸟”老人李振辉来自山西,平时在外做生意,每年假期他都会带上家人来启。
李振辉的这种感受,来自于“路长制六方共管”使交通拥堵明显减少,城区道路畅通有序。
“这两天,我们在路段上巡查的时候,发现道路两侧建筑垃圾、废旧轮胎乱堆乱放,绿化带毁损严重,于是,巡查小组就放慢了脚步,一边走一边记。”紫薇路头兴港桥至启秀路路段,启东市交通局党委委员杨建辉作为这里的“路段长”,正带领巡查小组现场“挑刺”。就巡查中发现的屡次清理无法根治这一顽疾,第二天就举行了工作协调会,大家集思广益形成了共识。
一批老大难问题通过“路长制六方共管”得到解决:人民路彩臣街交叉口一个堵塞多年的下水道得以畅通,周边商铺经营者纷纷拍手叫好;人民路交通银行东侧的“L”形小巷子将安装监控设备,垃圾实行常态化清运;市管、公安、消防、城管、南城区街道办等部门联合开展整治行动,畅通了金鹰广场通道……
沿街商户摇身成为“文明观察员”
“各位商户要注意提醒居民非机动车不要占用盲道。”“收到。”“一定注意!”……在“文明创建群”里,大家围绕着如何治理乱停乱放、垃圾入桶等文明话题各抒己见,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着。
从3月27日起,启东市各部门大力推进城区道路“路长制六方共管”志愿服务集中行动,与以往不同的是,工作人员来到辖区各个门店邀请商户扫码进入“文明创建群”。听到这个消息,各商户店主纷纷响应,积极扫码入群都表示会关注群里信息动态,发布一些有助于社区建设的好主意、好建议。
“自从建立微信群后,工作人员每次走访商铺时都会亮出二维码,邀请商户入群,群里的互动也越来越热闹。”顾永辉表示,微信群以道路为单位,每个微信群由专人管理维护,对于商户反映的问题会第一时间收集、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反馈。“截至目前,已有82个路段长单位,负责91条路段,邀请3200余家商户入群,入群率在74%以上,反映的问题解决率在95%以上。
“路长制六方共管”模式也得到了广大市民的支持,市民张郁森高兴地说:“微信群的建立,不仅拓宽了商户反映问题的渠道,也通过管理部门和商户之间的互动交流,让城市治理更加接地气,推动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城市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