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
90后的她们,曾在学生时代听闻过SARS的凶残,那时她们是被保护的对象,现在由她们来保护别人。稍年长些的他们,奋战在救死扶伤一线多年,扶危渡厄,医者担当,早已成为他们的日常。
没有过多考虑,他们纷纷在请战书上签了字,摁了印,告别家人,义无反顾,走上了离病毒最近的战场——市第三人民医院定点隔离病区和发热门诊。这里的22名医护人员都须全副武装,病毒在看不见摸不着的地方,或许就在身边,在呼吸的空气里。
隔离衣、防护服、帽子口罩、护目镜,层层包裹,他们的呼吸有些困难,面部因为口罩和护目镜的长时间佩戴而压出了一道道深深的印子,形成的压疮隐隐作痛,面罩上的雾气凝结成密密麻麻的小水滴,防护服包裹下的身体,很快浸在汗水中。无人能感知,只见他们的身影不停地穿梭于病房之间、走道之上。
在病区的战场上,穿上一身战袍,他们就是刚强的战士,眼神温柔而坚定,脑子里眼睛里只有病人和疫情。监测体温,测量血压、血糖,查看血氧饱和度,输液、雾化、采取咽拭子和肛拭子……这些,都需要与潜在的病毒零距离接触。他们放下对自己的担忧,耐心安抚病人的焦虑。
然而,他们也是凡人,没有特殊的抗体,同样害怕病毒侵袭。他们也是父母疼爱的儿女、被牵挂的丈夫、妻子、父母……隔离病区的17位医护人员已持续一个多星期住在医院的隔离宿舍,见不到家人。这个春节,防护服是他们的新春新衣。
梁宏,传染二科副主任,3年前生了一场大病休息两年后身体才有好转,本不在首发队伍中,却主动请缨。“疫情当前,那里是需要我的地方。”
张艳艳,传染科护士长,有着丰富的护理工作经验。为了减少隔离病区业务可能存在的失误,她带领护理姐妹们日夜操练,护理、防控、后勤保障一样也不落下。奋战在一线,只是因为“我使命在肩,责无旁贷!”
医生季双双,一头乌黑靓丽的头发衬托着她的美丽,却在选择第一批走进隔离病房后,毅然地将陪伴了多年的秀发剪断。大年初三值完班,在隔离宿舍里悄悄度过了30岁的生日,没有家人陪伴……
护士朱芊渝,女儿才2岁,还在感冒,在视频里哭着喊着要妈妈,为了不影响自己的情绪,她狠心关掉了视频,想让自己冷静,却早已泪流满面……
护士熊美华,丈夫眼里的“假”湘妹子,“胆小怕死”却又倔强,原本不在传染二病区的她完全可以远离“前线”,可在听说传染二科要增加护士后,义无反顾地报名参加。丈夫为此写下了一篇感人至深的《致老婆》以示鼓励与支持……
护士施娟娟,正处哺乳期,见人手紧张自愿前往发热门诊。她已在内心做好准备,如果需要进隔离病房,就给孩子断奶……
“年轻的他们立志要成为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可人间哪有什么天使,只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与死神抢夺生命罢了……”他们的新春朋友圈,祝福有了别样味道。
1月23日至记者发稿,市第三人民医院隔离病区共收治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15例,已出院8例,有2例在确诊后转至南通市定点医院进行隔离治疗,目前在院观察的疑似病例5人。
钱伶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