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启东一直在路上。去年以来,我市以创造人民美好生活为基本取向,紧扣城市高质量发展、群众高品质生活这一中心,优环境、提品质,城乡面貌不断改善,给百姓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进步和变化,让百姓享受更加优美的城市环境,感受更加温暖的城市温度。
基础配套设施完善
涂装绿漆的“复兴号”,被启东人亲切地称为“绿巨人”。2019年10月11日上午7点整,D5434次“复兴号”动车组列车驰向300多公里外的南京。自此,启东地无寸铁的历史划上了句号。
2019年是我市全面提速交通发展的一年,“绿巨人”160公里的时速,意味着从江苏最东端的启东到达江苏的“心脏”南京,只需3小时21分钟。这个振奋人心的数字,圆了启东人的“动车梦”。
2019年注定是我市交通史上不平凡的一年。除了“绿巨人”正式起跑,9月28日,备受关注的S28启扬高速正式通车。作为江苏省“十五射六纵十横”高速公路网规划中“横七”(启东至扬州)的重要组成部分,S28启扬高速连接了南通地区的海安、如皋、如东、通州湾示范区、海门、启东,再经崇启大桥与上海相连,彻底打通了南通沿海大通道,形成了新的苏沪省际通道。至此,崇启大桥日均车流量跃增至1.8万辆,节假日高峰时期日均车流量突破6万辆。
交通迅猛提速的同时,我市绿化工程也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位于我市境内的23公里S28启扬高速,正按照“一线、两段、四境、多点”的设计规划实施绿化提升。据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张红霞介绍,根据规划,高速道路两侧30米范围内将种植香樟、榉树、中山杉等树种,构建绿色景观生态带。未来,依托这条“田园绿缎”,人才、技术、资金等高端要素资源将加速向启东集聚。
2019年以来,我市在城乡建设提质增效上狠下功夫。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我市大力实施城市绿化和亮化工程,创造了一个个绿化生态美丽家园。短短几年,一个建成区面积仅33.3平方公里的县级市,新建了8个综合及主题公园、30个街头小游园,市区绿地率达39.2%,绿化覆盖率达42.2%,“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已成启东市民的标配。
环境整治成果显著
冬天的清晨,伊顿公馆小游园显得格外宁静。蜿蜒的石子路上,早起的市民享受着宁静的氛围,漫步其中。银杏、香樟、紫薇、桂花等各种绿植交相辉映,长椅、廊架错落有致。清幽的河岸与周围的几棵老柳树交相呼应,清幽闲雅,给人一种“世外桃源”的气质。
近年来,我市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为抓手,大力开展农村环境长效管理、违法建设管控、水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工作,全市城乡环境面貌得以“换肤”+“美颜”。
违法建设不仅严重影响了市容市貌,更影响了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去年5月初,由市创文办、市控违办牵头,城管、公安、南北街道、汇龙镇、启东经济开发区等多部门联动,全面启动城区公共区域拆违工作。截至去年11月1日,共拆除城区公共区域违章搭建6399宗,面积103193平方米;全市14个乡镇累计拆除违法建设4792宗,面积1316824平方米。
在全面推进拆违工作的同时,市区老小区改造也在稳步推进之中。走进南苑一村,新建的停车位上停满了车辆,绿化设施、休闲娱乐设施齐全。“老小区改造很到位,我们都非常满意。”看到改造后的成果,居民纷纷点赞。2019年,我市开展南苑一村、文汇新村、东华联、长江新村等老旧小区标准化改造。持续推进老旧小区零星改造,改造停车位1.2万平方米,划设机动车停车位标线3500多个,改造小区破损路面3.24万平方米。老旧小区的改造,让百姓的获得感显著提升。
没有美丽乡村,就没有乡村振兴和民众美好生活。每天清早,家住南阳镇悦兴村的陈大伯都要沿着宅前新整治好的小河转上一圈。“这里环境好,在这锻炼,心情也好!”陈大伯说。陈大伯的好心情,离不开我市对黑臭水体大刀阔斧的整治,以及对水生态的积极修复。2019年,我市致力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全市775条农村黑臭水体已基本消灭,并创建了25个生态河道示范村,建成生态样板河道157条。
与此同时,全市各镇(园区)已全部实行以农村生活垃圾整治、水环境整治、农路养护、绿化管护、乱堆乱放整治、乱涂乱画整治为主要内容的“六位一体”农村环境整治市场化运行,实现农村环境整治的常态化管护,农村环境管护水平不断提升。
文明创建全力推进
市民黄豪在长兴街沿街商铺的楼上居住了快20年,对于近期长兴街的变化,他感慨不已:“原来路边被商户堆满了各种东西,连走路都困难。已经存在好多年,这么难管的地方居然在短短几个月间就大变了样。”
这一切,得益于我市今年推行的“非接触性”执法法。这一创新性举措,改变了过去现场扣押的执法方式,在市容管理方面尤其是治理超门窗经营取得了明显成效。
2019年,我市高标准、高质量部署文明创建工作,建立由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的专项工作班子,问题会办交办机制有效运转,城区文明养犬管理、建筑垃圾清运处置、居民住宅小区流摊管理、僵尸车清理、楼道乱堆乱放清理等一批重点、难点和盲点问题得到了解决。
今年以来,我市还持续开展“六方共管”路长制工作,市级机关各部门党员干部会同城管、住建、公安、市管等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以及街道、社区干部,每月最后一个双休日深入各路段、社区,开展创文宣传、巡查、志愿服务集中行动,共创共建,推动社会文明风尚显著提升。
家住紫薇二村的陆信珍老人经常拿着垃圾袋,一边散步,一边捡烟头。老人的这个习惯是从去年10月开始养成的。从去年10月29日开始,我市在南城区、北城区街道,以及汇龙镇、启东经济开发区等地开展“社区捡跑公益行—捡烟头”活动,活动在改善社区、公园、广场环境卫生的同时,营造了全社会共创干净美丽家园的浓厚氛围。“社区环境靠大家,只有大家的思想意识增强了,文明素养提升了,社区环境才能更加美好。”陆信珍老人如是说。
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用身边典型引领和推动群众自觉投身道德建设实践是启东文明创建的一大特色。去年以来,我市“中国好人”已累计达24人(组),继续列南通第一,全省领先。全市注册志愿者14.8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15.55%,“太阳花”农村困境儿童“四位一体”关爱行动获评江苏省第三届志交会金奖,为南通市唯一获此殊荣的项目。
2019年12月5日上午,2018~2019启东道德典型颁奖典礼在市融媒体中心演播大厅举行。颁奖典礼现场,一股股暖流在游走。台上,视频短片将道德模范们感人至深的故事娓娓道来;台下,来自社会各界的代表细细聆听。颁奖典礼上,现场观众陈建国频频拭泪,这些“好人”的事迹都深深地感动着他。“希望所有市民都能感受到这种温暖和感动,也希望我们这个小城能以他们为标杆,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感受暖意。”
陈艺文 潘瑾瑾 黄燕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