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信息港,一起 看启东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全新时代课题

2017-05-04 来源:网络

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全新时代课题—对网络、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思考发布日期:2016-09-0911:19:49南通市教育局关工委朱培元近年来,教育部关工委号召和鼓励各级教育关工委老同志,认真研究、积极探讨网络与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问题。这既是网络与…

 

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全新时代课题
对网络、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思考

发布日期:2016-09-09 11:19:49

南通市教育局关工委 朱培元

近年来,教育部关工委号召和鼓励各级教育关工委老同志,认真研究、积极探讨网络与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问题。这既是网络与新媒体迅速发展新时期,教育关工委老同志做好关爱青少年工作,面临的全新课题,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重要指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亟待破解的时代课题。对做好此项工作,笔者有如下一些认识和思考。

一、学习网络、新媒体技术,掌握运用现代交流新方式,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基础。

什么是教育?哲学家雅尔贝尔斯说过,“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颗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美国现代教育家杜威也认为教学是交互作用的过程。这儿所谓“摇动”、“推动”、“唤醒”和“交互作用”,体现了一个共同的教育理念,就是强调教育是人与人在知识、经验、思想、情感等方面的互相交流、对话和启迪,是人们之间灵魂的交融感化和智慧的互惠共进。这种交融感化、互惠共进,常常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一是口头语言,所谓“口耳相传”。二是通过文本、文字符号进行交流。还有一种,就是主张教育要走出纯文字的“符号世界”,走向“现实世界”,亲近生活实际。这正如当年陶行知先生所说的,要“叫教育从书本的走向人生的,从狭隘的走向广阔的,从字面的走向手脑相长的,从耳目的走向身心全顾的”。这样,“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又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近些年来,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网络和新媒体开始出现,并且日新月异、不断更新。网站、微信平台作为当今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的主渠道,处于网络文化建设的最前沿,很快深入到了千家万户,特别是受到广大青少年的青睐,成了他们广泛用于交流的方式和手段。这种交流方式和手段,比起原先那种交流模式,具有新的时代特征和独特的优越性。如它突破了时空的局限,人们一旦进入网络、微信等新媒体领域,就可以随时随地获得新的信息、交流不再是单向、双向甚至是通常认为的那种多向的,而是达到了超时空、全方位、广覆盖的程度。围绕一个大家关心的问题,常常跟帖点击者会是数十、数百甚至数千、上万人次,充分显示了这种交流方式的开放性、方便性和迅捷性的特点和优势,实现了对以往那些交流方式的超越,而又吸取和保留了已有各种交流方式的一些基本要素,在构建舆论引导的新格局中越来越发挥着主力军作用,成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一种新渠道、一个新的重要领域。这无疑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历史性进步,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然。作为教育部门的同志,面对这种新的交流方式和手段的出现,不是接受不接受的问题,而是无法回避、也不应回避的现实。各个教育单位要积极构建网络平台、公众微信号,主动跟上与适应网络技术和新交流方式运用、发展的需要。每个现代教育工作者、包括关工委老同志,要直面现实、与时俱进、克服困难、加强学习,努力掌握网络和新媒体环境下这种新的交流方式,学习和熟悉上网聊天、收发微信、快速查阅信息等基本技能,尽快跨越互联网知识与技术的阻碍,为参于网络与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打好必不可少的现代技能基础,主动适应时代进步和教育发展的需要。

二、提高政治思想水平,增强辨别是非荣辱和点赞、点评能力,是做好这项工作的核心。

网络、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是现代科技发展的重要成果。同时它与其他科技一样,又是一把“双刃剑”,可以有正、负两方面的作用。重要的是看运用它交流什么,传递和宣传什么,引导青少年走什么路、做怎样的人。这是做好网络与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必须认真思考和切实解决好的核心问题。

网络与新媒体的开放性、方便性和迅捷性,有助于青少年不断接触新事物、新技术和新观念,为他们提供了获取知识的新途径,开拓了他们的视野,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促进了他们的个性发展。为青少年提供了全新而又宽广的交流平台,使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和人类进步,热爱祖国和人民,追求科学和民主,热心创新和发展等主流思想,获得了充分展示和广泛交流的机会。如这些年来,从对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治国理政一系列英明决策的热烈拥护和全力支持;对东海、南海问题的高度关注;到最近举行的里约国际奥运会上,我国女远动员傅园慧的一番关于金牌和体育意义的答记者问,不仅在国内红遍了大江南北,网友们点赞如云,而且很快获得了国外新媒体和网友们的广泛好评。傅园慧一下子成了大家心仪敬慕的“网红”和“名人”。这些都生动地显示了网络与新媒体的价值和积极作用。

同时不能不看到,形形色色的思潮、观念也裹胁而来、充斥其间,互联网上常常出现不少偏于负面的不良信息。特别是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正如有的文章指出的,“网络渠道的四通八达使得意识形态领域的争夺日趋激烈,一些刻意抹黑党和政府形象、丑化中国传统文化、鼓吹对抗现实社会的内容在网上兴风作浪”。面对这些别有用心的网络垃圾,由于青少年好奇的天性而又尚处于价值取向构建阶段,缺乏对信息实质进行深度思考的能力,难以做出准确的鉴别和判断,以致受到袭击和毒害,产生一些观念模糊和道德意识下降等值得重视的问题。要充分认识网络与新媒体环境给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带来的这种机遇和挑战,清醒看到作为教育者肩负的重要责任。

面对这种现实,要适应新形势下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我们必须加强党的基本理论、理想信念、根本宗旨等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和重要战略决策的学习,积极撰写文章,通过网页、微信扩大宣传,不断增加网络、新媒体的正能量,帮助青少年提高政治思想修养,增强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听党的话、跟党走,做坚强有为的新一代。必须加强网络文化的学习,不断深化对新媒体传播规律的认识,熟悉了解青少年网络交流的习惯,提高与青少年网络交流的能力。对青少年关心的一些热点问题和观点,要及时进行点赞、点评,或者有选择地引为有关课堂教学主阵地和班会、团队会以及其他课外教育活动内容,通过讨论和相互启发,引导他们分清丑恶,明辨是非,大胆吸取与利用有益的信息和学习资源,识别和抵御不良文化的侵袭。还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和组织身边那些认识正确、理解深刻的青少年,积极参加网上交流,相互启发,增进鉴别能力和对错误思潮的抵御能力。要结合进行法制和良好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引导他们增强法制观念,自觉远离网上违法和其他不良行为。这样长善救失、扬长避短,让他们真正尝到上网的甜头,享受现代科技发展成果。

三、调整、更新教育观念,提升与青少年聊天、交流引导的能力,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关键。

教与学、师与生的关系,是贯穿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问题,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永恒主题。在中外教育史上,不乏有著名教育家都曾经强调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发表过不少经典性意见。如我国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主张“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眼睛和嘴巴,“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美国现代教育家杜威更曾提出“儿童中心”说,主张一切教育活动要以“儿童为起点,为中心,为目的”。但是,长期以来,更多的是强调“教师中心”,树立教师的不容争议的威信,认为“除了这种威信以外,学生不会再重视任何其他的意见”。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成了天经地义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普遍采用的教育教学形式。这些年来,这种状况在我国虽然开始有所改革,但是旧的观念和习惯势力依然一时难以完全改变,以致在关工委工作中也不免有所反映,总是习惯于我讲你听、我写你读。学生处于“被关爱”、“被教育”的地位,影响教育效果。

去年,习总书记关于关工委工作的重要指示,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关工委要“坚持服务青少年的正确方向”,强调对他们要“引导”、“支持和帮助”,体现了总书记对青少年主体精神的尊重。这对进一步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对探索网络教育方法也是十分重要的。

网络与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教育,不同于传统的思想教育。正如有的文章指出的,在这里,“人与人之间不再有身份、年龄、地位的差别”。因此关工委老同志要调整、更新教育观念,改变过去那种我讲你听、大报告、满堂灌的老办法,蹲下身来,放平视角,用平等的方式与青少年聊天沟通。要善于“换位思考”,满怀热情,用他们容易接受的网络语言,阐明和诠释他们关心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与他们直接进行心贴心的交流。这样“将思想道德教育寓于春风化雨的交流之中”,力求“教学相长”,切忌“居高临下”。实践将证明,谁能抓住了这个关键,在转变观念,调整位置,提升与青少年平等聊天、交流引导的能力上,先有所突破,谁就会在网络与新媒体环境下,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先获得良好效果,取得新的提高。要像开展教改实验那样,在这个关键问题上狠下功夫、步步推进、持之以恒,创造和积累经验。

四、整体联动、协同努力,营造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良好环境,是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保障。

青少年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在网络与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是整个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不可分割。因此,各级地方党委、政府要加强领导,总揽全局,以全面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一方温馨乐土、文明家园为目标,坚持把网络、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乡亲市民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到两手一起抓。负责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部门,要认清时代特点,不辱历史使命,切实组织好专职党的理论宣传工作者和精神文明建设志愿者队伍,主动经常进入网络世界和现实实际,发掘和大力宣传体现时代精神、中国力量和民族优良传统的新鲜人、新鲜事,给广大青少年树立学习的榜样,激发上进的热情和志气。要善于发现和及时抓住人们关注的一些难点热点问题和观点,借助网站和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以及车站码头的宣传橱窗,引导广大青少年一起参与专业人员、乡亲市民的评述,形成弘扬主旋律的良好氛围,让他们从老一辈的优良传统中,受到启迪,经受教育,获得提高。

在加强网络与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教育行政部门与中小学校的在职领导和广大教师,要发挥好主管、主导和主渠道作用;教育关工委要配合补充、主动作为,联系和发挥好老同志的主体作用;还要发动每个学生的家庭和他们的父母,发挥好“人生第一所学校”和“孩子第一任老师”的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不仅要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和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还要细心入微地经常关心他们的网络精神生活。这样,全方位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让他们在当前眼花缭乱的网络与新媒体环境下,做到头脑清醒,方向明确,道路越走越宽阔。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