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作为知识的传递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应该是爱读书、善读书之人。8月27日上午,启东市和合小学借座“和合讲堂”,举行青年教师暑期读书交流分享会。吴佳乘、秦雯雯、刘伟艳、陈方男、孙佳伟等老师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暑期阅读感悟。
读书分享篇:因为读书,所以收获
吴佳乘老师就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围绕“多面人”谈了自己对于教师这份职业的理解。教师就像一场角色扮演,我们大部分时间扮演的是经验丰富的教师,有时候扮演慈爱的母亲或者亲密的朋友、心理诊疗医生……但无论是哪一种角色,教师都会以神圣的态度、把属于教师的那片园地,管理得天青日朗,以使自己无愧于学生、无愧于生命长河中的这段历史。
秦雯雯老师和刘伟艳老师不约而同,阅读了沈丽新老师的《让学生看见你的爱》。秦老师看到了作者对学生的热爱与真诚,更看到了她的智慧和坚持。她将这种感动融汇到与学生相处时的一点一滴,感动着,并且感悟着。她深信一个老师如果能做到温情、善意、敏感、理解、尊重、呵护、随顺、体谅、专业和自省,学生一定会对你刮目相看,那时你的爱就一定能让学生看见,并长久地在孩子的眼中、心中留存!刘伟艳老师围绕“温和而坚定地站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看到你的爱”“时常妥协,始终坚持”“打造一间安静的教室”这四个方面,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畅谈自己的教育方法。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陈方男老师虽然是青年教师,但却一直积极探寻班级管理、学生教育的妙招。《走下讲台做教师》一书启发了她的灵感,陈老师相信,只要关爱、陪伴、尊重学生,就一定能够和学生真正走到一起,能够平等的参与课堂,让教育主体和客体合二为一,体会“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的教育之乐。
孙佳伟老师则从吉忠兰老师《从整本书精读课到群书阅读》一书中,感悟到阅读的重要意义。她聚焦阅读教学的策略——表格图整理、阶梯式的情节、情绪图、地图梳理人物主要路线。这些有趣的阅读策略不仅能让孩子享受读书的乐趣,更能掌握读书的方法,从读一本书到读同一主题的几本书,吉老师点亮了一颗又一颗的心灵。
成长指引篇:因为阅读,所以成长
读书交流分享结束后,报告厅掌声不停。杨裕海校长在总结点评中指出:教师只有自己深度阅读,才能带领孩子阅读。读书读得津津有味,教书才能教得游刃有余;读书读得如饥似渴,教书才能教得酣畅淋漓;读书读得入木三分,教书才能教得出神入化。那教师应该读什么?杨校长对此提出了中肯的建议:首先,教师要读教材、读教参,并且要做到读过留痕,读这样的书,能够提高实践的效度,可以“长底气”;其次,要读期刊、读杂志,这些期刊杂志有许多优秀教学案例、教材解析,读这些期刊杂志能拓宽我们的教学眼界、丰富教学资源;当然,我们也可以读专著、教育名家的著作,理论类的书籍能够提高教师的科研高度,可以“长筋骨”;第三,教师更要读百家,读百科,读书涉猎的面更广,能够提升我们成长的厚度,可以“长营养”;第四,我们要读生活、读社会,这样的阅读能够提升我们生活的广度,可以“长眼界”。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阅读中,我们或许可以领悟教育教学的理念,或许可以探寻教育教学的策略,或许可以找到与学生沟通的桥梁……读书,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老师、更好的自己、更好的人。乘着本次读书交流分享会的东风,和合小学的全体教师将与书为伴,不断丰盈教师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