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段·四模块”着力提升教学质量——记南阳小学数学组第二次集体备课活动
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为了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实验资源共享,提高教研和备课效率,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9月3号下午两点,南阳小学全体数学教师聚集在梦想教室进行了第二次集体备课活动。
首先由低、中、高三位集体备课主备人将事先准备好的教材进行了教材分析和重点课的模拟课堂。
低年级组卢晓彦老师展示了一节《认识多边形》的微课,她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铺垫引入新课,接着通过两次找图形:第一次找认识的图形从三角形引出四边形、五边形;第二次再找边数相同的图形,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把找到的图形进行有序的分类,自然而然地过渡到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这个板块,最后进行了检测拓展。课后大家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家认为在“想想做做”第四题第(2)小题时要有充分时间让学生动手剪一剪,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探索才能去主动获得知识。
中年级组宋春晖老师展示的微课课题是“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她从自学质疑开始引入课题,接着在新授探究活动中,先让学生自己尝试不同算法再进行精讲点拨,再从不同算法中提炼出最简算法,并着重提出末尾有“0”竖式计算式时的注意点。这也是本次集体备课讨论的重点,大家讨论对如何让学生不要忘了末尾的“0”进行献计献策。
高年级组何燕老师展示的微课课题是《认识公顷》。她关注学生的起点,在已有的知识体系上激发认知需要,在认知中形成冲突,引入公顷的概念,再结合学生的生活情境演示公顷的大小,并在计算中建立对新的面积单位的表象,最后在解决问题中丰富学生对公顷的理解和运用。她体现了学生是学习主人的地位,在熟悉的校园场景中,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去观察、想象、发现、思考和归结,建立一公顷的正确表象,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大家一致认为课堂实践探索很重要,并提出了好多可行的方法。
三位集体备课主备人在教材分析、展示微课后,大家都围绕主备老师的中心发言,结合本人、本校的实际,谈个人的见解与做法。大家通过细致的分析,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很快就给出切合实际的建议,对提高今后的课堂效率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价值。此次活动中,大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为教师更新教育观念,进行业务切磋,相互学习,自我提升搭建了一个有力的平台。最后由主备老师把这次集体备课整理后的优秀资料和课件资源打包发学校数学教研组进行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