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备深化教研 同慧催发成长
——记南苑小学教研活动与集体备课
“一个人独行可以走得很快,但是一群人才会走得更远。”教师个人的专业化发展,以及学校教育科研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整个集体的研讨与分享。教研课是学校进行教学研究的重要环节,是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主阵地。
在每学期预备周内,教导处都会统筹安排好组级与校级两级教研课。校级教研课以个人自荐以及学校推荐两种方式进行,有新教师亮相课、骨干教师示范课、师徒结对课等多种形式,涉及到各个学科,都在周二依次进行。组级教研课人人都上,定时间、定人员、定地点,一般周三是语文学科、周四是数学英语学科,周五是艺术常识科。
9月11日上午第一节是全校逢1班级语文老师的教研课(即预备周内集备的主备人),其余老师都准时前往,认真听课。
一年级刘王也老师执教《识字2 金木水火土》,由于学生还没有学习拼音,需要在朗读中帮助读准字音,朗朗上口的儿歌可以激发孩子朗读的兴趣,所以,刘老师在课上设计了不同形式的朗读,在朗读中给孩子树立榜样,培养孩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在教学时刘老师也特别重视常用笔画的学习,带领学生书空、数笔画,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识记字形,还联系到了课外阅读知识。刚入学的孩子们在刘老师耐心启发下,学得津津有味。
二年级郁如意老师执教《场景歌》,在教学中,郁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建学习语言文学的情境。学文时,老师打破常规的教学方式,把最后一小节:少先队员欢笑的场面作为导入片断,以旅游观光的形式变换不同场景进行学文,使得每一幅画面连成一条线,把识字融入丰富的游戏活动中,让学生在新奇有趣的识字场景中体验识字的快乐。
三年级语徐瑾老师执教《山行》, 教者运用图片启发学生由动到静,由点到面,展开想象,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更深更远处发展,在进行想象的同时不失时机地进行语言训练,最后,因为学生通过想象已充分感知枫叶的美,使得朗读水到渠成,声情并茂。这样的训练让学生有了美的享受,也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一种表现。
四年级丁翠红老师执教《繁星》,丁老师的范读入情入境,成功地引发了学生的情感,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享受。把文章最动人之处的语言美、意境美在朗读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学生通过反复的练习以及平时积累的基础,使学生、教师、作者一下子产生了共鸣。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中的范读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五年级陆雁老师执教习作《我的心爱之物》,陆老师依托“素材支架”,适度打开学生对心爱之物的内涵认知。同时,基于“习作情境”,从心爱之物的内容选择上进行写作策略指导,在习作片段的阅读分享和互动点评中,展开“表达喜爱之情”的方法指导。互评互学,既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使学生体验到了强烈的习作成就感,他们个个兴致盎然,意犹未尽。
六年级宋楠楠老师执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老师的别开生面、发人深省的古诗词教学课,让老师们受益良多;互相讨论、积极思辨的学习方式,让老师们回味无穷;依调填词、倚声抒怀的拓展学习,让老师们敬佩不已。教学中,宋老师紧紧抓住“说”和“见”两个词眼,引领学生一步步走进“黄沙道中”,同词人辛弃疾共喜共惊。宋老师充分珍视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方式的灵动性和多样性,学生必定能从中得到启迪和迁移,为以后的学习打开了美丽的窗。
语文组的教研如此生动,如此丰富,相信周四和周五的数学、英语、艺常科的教研课,也会给我们带来同样的精彩!
多年来,这样的教研活动,已经成为学校的常态,形成了一以贯之的传统,犹如一个充满魅力的磁场,将老师们深深吸引到一起。每节课上完,大家都畅所欲言,谈论着教学中的疑难困惑,探讨着教学中的神来之笔……办公室文化随之也不断丰蕴厚实。在浓烈的教研氛围中,老师们一起感悟着、收获着、成长着。每一次教研活动,学校领导都会参与,在这种力量的感召下,老师们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研究,为做一个学习型、研究型教师夯下坚实的基础。
本周的集体备课主备人是第三、第四周教研课的执教者,主备教师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在集备过程中针对在自备环节中发现的问题,拿出来讨论分析,在组内达成共识,形成统一修改意见。接着由主备教师上十分钟左右的模拟课,将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能力尽量展示。同组老师都认真倾听,认真记录,在此基础上,大家集思广益,最后形成定案给老师们共享。在实际教学完成后,老师们根据教学情况再进行个性化修改,可以是教学中灵感的记录,可以是教学中困惑的思考,可以是理念的进一步渗透。
老师们在热烈讨论着……
主备者在上模拟课……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要整体提高教学质量,集体备课是关键之举。通过集体备课,能有效整合教师的教学资源,为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不断储备能量。
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的紧密结合,加强了教师之间的合作,为教师更新教育观念,相互学习交流,提升自我素养,搭建了有力的平台,使教学研究更添了活力与魅力,为践行高效课堂的教学范式提供了积极的导向。正是在这种学习与反思、探索与交流中,碰撞出了教学智慧的火花,让校本教研真正地服务于教学,受益于学生。
集备深化教研,同慧催发成长。我们有理由相信,南苑小学人在《南通市深化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意见》和《启东市中小学提升教学质量八项要求》的通知精神的指引下,在“三段•四模块”高效课堂范式的推进之路上,越走越坚定,越走越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