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长江小学二(1)班家长:丁永娥 指导老师:郁熹熹
随着毛主席登上天安门城楼,在《义勇军进行曲》庄严雄伟的旋律中亲自按下电钮,升起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之时,开学第一课拉开了庄严的序幕。
走近《红岩》感受红旗信仰与荣耀
《红岩》中,江姐含热泪绣红旗的画面成为经典。“制作一面五星红旗吧,等解放的时候,高举着这面红旗冲出牢房!”因为从未见过五星红旗的模样,对于五颗星的布局无从知晓,他们只好按照想像,令一颗大星居中,四颗小星对称分布四方。他们制作的是“不够标准”的国旗,但这面用信仰织就的旗帜,却是革命先辈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抛头颅、洒热血的最佳见证之一。当年从白公馆虎口脱险幸存的志士,有一位健在,她就是现年95岁的郭德贤奶奶。回忆起当时的经历,郭奶奶在激动之余,忍不住为不幸遇害的战友抹泪。翻开老相册,抚摩着复刻版的“狱中红旗”,见证了新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老人哽咽了,电视机前的我们,再也忍不住滚滚而出的泪水……
彼时的他们正当青春,为了信仰出生入死,前赴后继。今天的我们,要像爱护生命一样,爱护五星红旗,因为它神圣而不可侵犯。“绣红旗”的故事激励孩子们,要接过先辈的旗帜,树立远大理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血肉之躯搭建“中国梯”,珠峰之巅国旗飘
再次让亿万观众泪崩的是和共和国同龄的“无腿勇士”夏伯渝老人,曾参与了1975年攀登珠峰、架设“中国梯”的过程。那是一个30多米高的几乎垂直的峭壁。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它是从未被人逾越的北坡登顶必经之路。1960年5月25日,中国登山队第一次攀登珠峰,四位突击顶峰的队员王富洲、屈银华、刘连满、贡布到达“第二台阶”之后,凭借着惊人的勇气、智慧和毅力,以搭人梯的方法创造了奇迹。喜讯传开,就在群众欢呼雀跃的时候,王富洲、屈银华静静躺在了医院,王富洲登山前160斤,下山时体重101斤,双手因为被冻伤做了截肢手术;屈银华的十个脚趾,两个脚后跟,全部做了截肢手术。
对攀登者们而言,五星红旗是团结拼搏的化身,映照着中国人永不言败、砥砺前行的精神。这种精神永远将随着中国人的脚步,屹立在五星红旗飘扬的雪山之上。
“中华神盾”打海盗,“身披”五星红旗护航深蓝
“我们喜欢和爸爸聊天,就是得在手机里”“爸爸很喜欢和我们讲故事,我们最喜欢听的就是大海的故事”……4岁的团团和5岁的圆圆,与爸爸相聚的时光屈指可数,她们总说,爸爸的家是在海上。
这位爸爸名叫严冬。身为一名舰艇官兵,严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海上度过的,和妻子以及两个女儿在《开学第一课》的这次同台,是他们五年间的第12次见面。严冬如是说,当我们离开祖国,身处海外,看到了五星红旗,就会油然而生家的安全感和亲切感。这份安心来自强大的祖国,来自力量与担当。我们知道,有一批可爱的人在五星红旗下的照耀下,始终为和平与美好护航。在国旗下茁壮成长的孩子们,未来也将奔赴社会的各个岗位,勇挑重担,捍卫祖国的尊严和荣光。
为了让五星红旗在月球背面“闪耀”,“嫦娥人”进行了上百次试验;老校长升起澳门第一面五星红旗,“爱国课”一上就是70年;让孩子们成为“课堂主角”新技术“和鸣”爱国情……太多太多的感动在发生,太多太多的追梦人在中华大地上延续着追梦的故事,在他们的身后,五星红旗是一种力量,守护着祖国的壮美山河;五星红旗是一种情怀,凝聚着中华儿女们万众一心。相信今年的这堂“开学第一课”,将让“今天我为祖国骄傲,明天祖国为我自豪”成为无数孩子铭记在心的使命与信念——因为五星红旗也是一种希望,它鼓舞着民族奔腾不息的脚步,照耀着我们无限美好的未来!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