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坚持,共筑中国梦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东安中学 七(2)班家长 邵丰琴
度过了一个相对悠闲的暑假,在九月的第一天,每年的规定动作《开学第一课》拉开了帷幕。今年,和孩子一起观看了今年的这档节目《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看得我们热血沸腾,热泪盈眶。
《开学第一课》通过音、像、境的组合,通过将历史与未来、高山与深海、太空与5G融在一个课堂上,让人精神为之一振。整台节目形式多样,有诗歌、小说、演讲等,内容也很丰富,覆盖的领域很宽泛,由近现代的国旗故事到现代科技关乎我们的国旗,真是一场饕餮盛宴,既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也给予了孩子们唤醒的力量。厚重的历史,博大的视野,宏伟的格局,不同时代背景下涌现的一位位英雄英雄,他们完美地诠释着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他们的名字深深刻到了我们的心田中。
然而,最令我难以忘怀的是用双脚挑战珠穆拉玛峰的夏伯渝老人。43年的攀登过程中,他遭遇了很多意外的打击,比如暴风雪,冰崩、雪崩、地震等等,遭遇人生的截肢甚至是死亡的威胁,可他一直都在坚持,一次次的在坚持。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在去年第五次冲击珠峰的时候获得了成功,他的故事让很多人潸然泪下。夏伯渝老先生的故事激励我们,不管境遇如何,一定要想方设法离梦想更近一点。“苦心人,天不负,百二秦关终属楚。”只有勇于坚持,不轻易认输的人,才会在一步步的坚持和守望中到达成功的巅峰。西方的一句谚语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那就是走得慢且坚持到底的人,才是真正走得快的人”。
那作为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这种滴水穿石、持之以恒的品质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入手:
一、明白什么对孩子才是真的最重要
我们很多家长都绑架着孩子的理想,从自己的意识经验出发,把自己没有完成的人生愿望嫁接在孩子身上,希望他来弥补这份人生的缺憾。殊不知,你和孩子真的不一样,不一样的生活年代,不一样的思想灵魂,他有他的喜好追求。所以,睿智的家长应该尝试着进入孩子的内心,帮助孩子一起探索什么是真正对孩子重要的东西,什么是孩子的人生愿景,可以坚持一生的方向并为之付诸努力。
二、家长的陪伴
有人说,对孩子来说,父母的陪伴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礼物。当你的孩子练习的时候,如果可以的话,陪在孩子身边。当孩子遇上困难,颓废地想放弃的时候,如果可以,你和他一起找出前进道路上的羁绊他的真正的症结,然后商量着共同解决,有你在旁,比一切都强大。总之在陪伴的过程中,家长一定要身体力行地让孩子逐渐懂得坚持就是成功的秘诀,面对暂时不利的局面或是一时的困难千万不要灰心丧气,其实成功就在转角处,只要你再坚持一会儿,成功就会与你邂逅。
三、适时和孩子谈谈你的经历
在亲子教育中,很多父母都会用名人的榜样力量来激励孩子,但毕竟名人远离孩子的生活,所以这样的力量持久性不强,往往不能让孩子持之以恒。如果总是讲大道理的话,孩子也会觉得无聊,很难感同身受,甚至在时间长了之后,会产生逆反心理,感觉到烦躁。
家长可以讲述自己小时候没有坚持的经历,通过真实的经历来让孩子明白你为什么希望他避免放弃。这些经历听起来真实,而且发自肺腑,那么,你就很容易和孩子共情,否则不仅不会感动孩子,反而会让亲子关系更加疏远,甚至走向分奔离析。
四、督促孩子制定合理计划
在孩子对学习某项技能充满渴望,并盲目乐观的时候,家长需要保持一定的冷静。我们通过一些方式,比如讲故事,让孩子明白学习并掌握一项技能,是一个需要花费不少精力和时间的过程。然后督促孩子制定一个”小目标“,每天为之奋斗前进一点点。当孩子的计划搁浅或者是发生偏差时,就需要家长和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询问计划跑偏的原因,给一段时间的缓冲期让他自行调整,随后引领孩子继续前进,共克时艰,继续项目的正常运转,不能轻易地允许孩子在困难面前妥协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