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我国心理协会调查统计,93.32%的考生在中高考前半个月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反应,97.91%的考生在考场上都会出现焦虑抑郁。
高考是孩子人生重要的转折,千万不能因为孩子懂事的一句“我不紧张”就放松警惕,起码我们家长要做到不给孩子增加压力。
考前11天,慧姐特别通过这篇文章告诉大家,在孩子备考这最后一哆嗦,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一、不要表现出焦虑,哪怕你真的很焦虑
进入5月底,无论是考生还是家长,心态一定都发生了变化,变得容易急躁焦虑,具体表现可能会缺乏耐心、言行之中紧张急迫、笑容里总有无奈、爱唠叨。这样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给双方增加额外的压力。建议家长分散注意力,适当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不要天天盯着孩子。
二、不要刻意的改变孩子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
很多父母改变饮食习惯是害怕孩子会吃不好,身体不舒服,或是营养跟不上,但刻意改变饮食习惯其实也是焦虑的一种表现,会让孩子感觉到压力。而且突然改变饮食习惯会使孩子食欲下降,甚至身体上会出现不良反应,反倒事与愿违。只要考前不吃那些生冷辛辣等很伤身体的食物也就可以了。
在生活习惯方面也是如此,刻意地改变,反而还要使孩子花精力适应新的生活习惯,也是不可取的。
三、不要把孩子的放纵当放松
考前半个月是非常关键的,适当的放松是可以的,但整体上一定要保持紧张学习的状态。学东西很慢,但忘东西很快,这时候忘掉了学的知识,或做题的手感生疏了,可没有时间给孩子捡回来。所以一定要保持着紧张学习的状态,保持着做题的手感,切不可放纵,阴沟里翻船。
四、不要完全依赖校外培训
每一届学生中,几乎都能遇到进入五月申请离校去找“砖家”的学生,可最后结果并不好。学校的复习安排是系统性科学性的,最后一个月完全依赖校外机构,反而会让考生不知所措,所学知识无法连贯,影响吸收。但适当找一些名师点拨还是十分有益的。
五、不要总是过问孩子的学习成绩情况
这段时间孩子的压力比你更大,他知道自己的状况。但我要说的是,关心成绩原则上是没错的,但你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学习吗?你有能力在这段时间提高孩子的成绩吗?因为你每问一次,就是在揭一次孩子的伤疤。
六、不要总拿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做对比,给孩子强加榜样
作为家长,回想一下你小时候最反感也是你的父母老拿自己和别人家孩子做对比吧!初心是好的,但现在给孩子一个榜样,是不是有点晚了?
七、不要干扰孩子的正常复习计划
从学校和老师的角度来说,学校有学校的备考策略,老师有老师的备考计划。学生应该是在学校和老师的备考计划与策略的引导下有效地备考的,一轮、二轮、三轮等都是讲究科学性的。根本不是家长所想象的毫无章法、边走边看的复习方式。
家长可以找一些培训机构或者名师做适当点拨提高,但切不可让孩子完全脱离学校,干扰学校正常的复习计划。
八、考前这半个月,先不要和孩子谈论高考志愿填报的问题
作为家长,你自己心里有数就行。况且分数还没出来,一切都是不确定的。先稳定孩子的情绪,正常高考,志愿填报是下一步的事。家长可以先收集院校和专业情况,学习志愿填报知识,在高考结束后短短几天填志愿的时间里,才能做到胸有成竹,从容不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