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信息港,一起 看启东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十年“轨”迹铺就幸福路

2019-01-04 来源:启东日报

这几天,随着宁启铁路二期正式开通营运这条“准消息”的发布,给寒冬里的东疆小城带来了丝丝暖意与希望,启东人的火车时代真的要来了! 宁启铁路是国家“八纵八横”铁路主通道之一的组成部分,为宁西(南京至西安)铁路的延伸,宁启铁路

20190104082256.jpg

这几天,随着宁启铁路二期正式开通营运这条“准消息”的发布,给寒冬里的东疆小城带来了丝丝暖意与希望,启东人的火车时代真的要来了!

宁启铁路是国家“八纵八横”铁路主通道之一的组成部分,为宁西(南京至西安)铁路的延伸,宁启铁路同时也是江苏省苏中地区的第一条铁路,打开了苏中通往西部地区的铁路通道,对进一步完善铁路路网结构和江苏省交通运输格局,加快沿线港口和旅游资源的开发,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主动请缨,领受市委市政府赋予的使命,展开新建宁启铁路二期项目前期工作,到项目落地;从全局到局部,从无震荡拆迁到为铁路施工队伍零距离无缝对接服务;从确保铁路建设全线领先到改善城市总体面貌的涉铁市政道桥项目群建设配套成龙,启东人立志高远,团结一心,矢志不渝,实现了处处捷足先登,项项领先一步,从凛冽寒冬到酷暑高温,中铁十局“铁军”和启东地方参铁支铁服务劲旅,正携一路征尘,快马又加鞭,奏响了宁启铁路二期正式通车的集结号。

描绘蓝图,铁路图上从此有了“启东”

“从市铁路办组建到宁启铁路南通至启东段被正式列入《国家铁路中长期规划》,只花了两个月,这么快的速度,全国少见。”谈起当初立项时的艰辛,市铁路办主任方俭仍记忆犹新。

“从2009年开始,我们就一直忙着做预可行性报告。”方俭告诉记者。在报告通过前的近一年时间里,市铁路办工作人员经常夜以继日地加班,打“飞的”更是常有的事。“早上接到报告修改要求,我们立刻前往北京,拿到报告后再去省里汇报商议。”铁路办工作人员金华说。这样的工作状态持续了一年,终于在2010年5月,铁道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联合下发了《关于新建宁启铁路南通至启东段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其他城市一般都要花2年,我们启东靠着加倍的努力和热情,1年就拿到了批复。”金华的话语满是自豪。

同月,新建宁启铁路南通至启东段工程可行性研究评审会在上海召开。本以为项目就此顺利推进,哪知道2011年7月23日发生了温甬线高铁事故,国务院有关部委对铁路建设大幅压缩,铁路审批工作就此停了3年。在此期间,徐宿淮盐这样的大线项目都被叫停,但启东对宁启铁路二期的推进工作却从未停止。“这3年里,我们经常奔波于北京、省里,并加强与上海铁路局的联系,或许是我们的坚持感动了他们,宁启铁路二期这么小的项目从未被叫停。”方俭万分感慨。

2013年,“冰封期”终于过去,铁路建设又迎来了新的高潮,宁启铁路二期也正式进入审批阶段。“以前的报告又不适用了,我们又得重新开始。”金华说,在做选址报告时,从启东到吕四的22公里,成为了争议的焦点。

在报送北京审批时,相关专家对吕四站能取得的经济效益做出质疑。市铁路办得知相关情况后,立马来到上海铁路设计院,与设计专家进行沟通交流,将报告进行调整。铁路办工作人员把吕四站的重要性和经济效益都罗列在报告中,并通过介绍启东的实际情况阐明吕四站建立的必要性。最终在2014年6月初,经过无数次的修改,中国铁路总公司对宁启铁路南通至启东段项目进行初步设计预审,并顺利通过。

2014年7月11日,上海铁路局对宁启铁路启东站项目前期综合开发进行踏勘调研。同年11月3日,新建宁启铁路南通至启东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正式获批,初步设计也同时获得批文。承载着启东百万人民的期盼,历时7年多时间,从无到有,从立项到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启东人的铁路梦终于变成现实。“那天我真是高兴地一夜没睡着!”方俭激动地说,“对于这条铁路,我们倾注了很多的情感,这六七年都没有请过一次年假。”

众志成城,主动为铁路建设“腾地”

铁路建设离不开土地,宁启铁路二期启东段跨越6个乡镇、24个村,涉及900余户家庭要动迁。如何又快又好地完成900余户居民的拆迁工作?这成为摆在市铁路办和所涉乡镇干部眼前的大事。

2014年年底,市铁路办拆迁安置组开始了前期准备工作,从各镇各村排查摸底,到每家每户拍照确认,拆迁安置组工作人员分工合作,在4个月内迅速掌握了所有户头的详细情况。2015年3月27日,拆迁动员大会的举行最终拉开了这项繁重工作的帷幕。

铁路拆迁不像城市拆迁,补贴标准相对较低,只够建一个毛坯房,要想轻松做通这900余户居民的思想工作,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拆迁安置组充分发挥牵头、组织、协调和上传下达的职能,补贴力度不大,就从宣传引导、及时发放拆迁补贴、做好劳力和房屋安置工作等方面来弥补。拆迁安置组组长黄东健介绍:“我们拆迁安置组对签约户头发放资金按两次发放,签约即发放拆迁补偿款的50%,拆除后再发放50%。同时结合启东实际,采用自建安置和建集中安置区两种方式。在短短3个月的时间内,就完成了涉及914户、总面积12.7万平方米的拆迁工作。”

拆迁工作如此利落又高效,也离不开众多村民的支持。南阳镇正谊村7组72岁的老党员施宝康在得知多数村民因补贴较低不同意拆迁后,他带头签约,并主动和村干部一起,挨家挨户做群众思想工作。“虽然我们正谊村是自建安置,不如‘商品房’听起来好听,但就近安置的房子也很宽敞,4.5米的水泥路直通到每家门口,一样改善了我们的居住环境。”同样的话,施宝康每天要对不同的村民说上好几十遍。

“施宝康作为老党员,一向带头响应政策,他说建铁路是家乡发展的大事,事关每个启东人的切身利益。”正谊村村支书龚卫英说。在村干部和施宝康的共同努力下,正谊村率先完成签约和拆迁工作,在整个拆迁进程中起到了带头作用。

“铁龙”飞架,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

今年32岁的冯杨自大学毕业就在宁启铁路项目上工作。从一期到二期,冯杨见证了宁启铁路“从无到有”的过程。从事技术工作的冯杨在来到宁启铁路项目工作的第二年就邂逅了自己的爱情,遇到了同在宁启铁路工作的爱人孟珂。但由于工作的忙碌与特殊性,夫妻俩经常一个月见面一次,“我们的工作,加班到后半夜一两点是常事,我们一天的睡眠时间只有四五个小时。”因为施工现场赶进度,冯杨必须在场,所以在孟珂生产时,他都没能赶到。“我是在第二天才去的医院,我挺亏欠她的!”说起这些时,冯杨的眼眶有点泛红。

自2014年底,宁启铁路二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中铁十局正式进驻启东施工以来,“冯杨式”的典型数不胜数。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了克服工期紧、施工难度大的困难,宁启铁路通启段工程项目部在管理上实施“干部盯岗制”。中铁十局宁启铁路通启段架梁项目部副经理唐世君告诉记者,只要现场作业,必须要有干部盯岗,盯岗的目的就是看平时的管理制度能不能得到落实。

启东属长江口沉积平原,土地资源稀少。但是铁路建设需取土场近4000亩,这是摆在中铁十局“铁路人”面前的一道难题。为了充分保护启东地区的生态环境,减少对土地的使用,中铁十局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比选,最终确定了位于南通市的几处建筑基坑作为取土场,采用水运+路运的运输方式,针对不同的土源进行动态试验、分类存放,按照确定的施工工艺参数进行分类拌合、检测指标及施工填筑,不仅保证了路基的填筑质量及工期要求,也保护了启东地区的土地资源,守住了耕地红线。

在轨道建设全面启动的同时,启东火车站站房设计、建造以及线上四电等配套建设工程也全面铺开。电气化铁路安全、正点、高效运行,离不开供电企业最具可靠性的电力保障。2018年6月,宁启铁路两条输电专线开工建设。启东供电公司发展建设部工作人员魏汉翔兴奋地对记者说:“大家能为启东建铁路贡献一份力量感到自豪。”从6月20日开始进行第一期基础施工,他们铆足了劲加班加点,确保10月底前送电,满足动车通行的需要。

2018年10月16日,一辆恒张力放线车在南阳镇克英村附近的铁轨上行驶。一根手指粗的纯铜实心接触线通过转盘的转动缓缓上升。中铁电气化局接触网专业经理李永强介绍,他们采取的这个作业是恒张力放线,放的是接触线,是为火车提供动力的最主要来源。而施工采用的是国内最先进的恒张力放线车,用这个恒张力放线车是为了保证接触线所放的线路的平直度,达到一次成优,一次合格。为保证工期,中铁电气化局共安排5辆恒张力放线车同时作业,100多名工人24小时轮班,人歇车不歇,于2018年10月底完成电气化施工,11月启东牵引站顺利通电。

与此同时,启东站和吕四站站房建设也在紧锣密鼓地同步推进。2018年3月,启东站正式开工;2018年10月结构封顶,进行外幕墙和内装施工。2018年11月,吕四站基本完工。目前,主要承担旅客集散、交通引导等功能的启东火车站站前广场正在地库施工阶段,预计2019年6月可竣工投入使用。

“随着宁启铁路的建成通车,启东即将进入铁路时代。未来,我市将形成完善的交通网络,这不仅将极大地改变市民的出行方式,也将带动港城旅游、物流、港口贸易等行业的发展,对促进我市经济腾飞起到巨大的作用。”对于铁路建成后的启东,方俭满怀憧憬。

(郁卫兵)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