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鲍,既是近代实业家张謇先生的创业宝地,拥有东疆创业第一镇的美誉;又是王澄、鲍志椿等革命烈士浴血奋战的热土,拥有革命老区的红色资源。经过几代人的辛勤耕耘,如今的老区正焕发着蓬勃活力。认真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充分发扬创业奉献精神,矢志推进“实力王鲍、绿色王鲍、宜居王鲍、幸福王鲍、红色王鲍”建设,近年来,王鲍镇干部群众真抓实干、开拓进取,逐步走出一条经济发展“高素质”、生态环境“高颜值”、民生保障“高水平”相融合的发展之路。
打好“产业牌” 亿元项目纷至沓来
12月是收官月,驻足王鲍,处处可见喜人收获:总投资2.6亿元的中乾纺织科技纺织新材料项目厂房已经落成,气势恢宏,正在进行设备安装调试;总投资1.05亿元的LNG物流运输项目已有46台车辆配备到位;海四达新能源总投资3.6亿元的动力电池模组、乘用车动力锂离子电池及电池检测系统、大容量高安全锂电池技改等3个纯设备投入的技改项目,已完成设备安装,开始试生产……
“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6个,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7个。”王鲍镇党委书记黄豪杰一一细数,“王鲍工业改变的不仅仅是体量,更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原先的王鲍多是以纺织服装为主的小企业,而现在新能源、精密机械、建筑新材料等生产企业纷纷落户王鲍,为王鲍的发展增添了新动能。
这一个个项目的落户和投产,凝聚的是王鲍镇干部群众的心血。多年来,王鲍镇通过派驻专人在上海驻点招商,通过王鲍在外成功人士以商引商等举措,对在谈项目紧盯不放,收获颇丰。今年还新签约启泰精密机械物料搬运设备项目、沂桂环保设备项目、金大生物流园3个亿元以上项目。
在推进项目建设过程中,王鲍镇一个项目成立一个工作组,派专人全程跟踪,提供保姆式服务,为项目早开工、早投产做好全过程服务工作。重点推进了启东杰宇船用配套设备、甫东冷冻干燥设备等亿元项目的开工建设。
甫东冷冻干燥设备项目,总投资1.05亿元,项目从土地招拍挂开始就由王鲍镇经发办副主任顾春兵带队服务。从今年5月份土地摘牌,办理土地证、缴纳土地契税、缴纳土建配套费、办理用地规划许可、规划许可证、审图合格证等一系列手续,该项目前后经历了二十多项审批,跑了国土、环保、住建、平面设计、施工图设计、供电、供水、行政审批局、审图办、消防等二十多个单位,全部由顾春兵代办。
“到启东来投资,选对了地方,服务真的是全方位,给我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甫东冷冻干燥设备项目投资人黄良瑾说,他常年在全国各地出差,没有时间办理具体事务,是王鲍镇的服务让项目没有耽搁。目前,项目临时用电用水已经安装完毕,施工队伍已经进场。
“让绿色成为发展的永恒底色。”谈及未来王鲍的工业发展之路,黄豪杰表示,王鲍将更注重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无环境污染的高新技术企业,让“实力王鲍”更具实力。
打好“特色牌” 农业发展绿色高效
11月14日,王鲍镇大生村亚妹谷物农地股份专业合作社种植的水稻收割完毕,半个月后,在这片土地上,播种机播种下了小麦。“明年小麦收获后,就可以回报土地入股的村民了。”大生村党总支书记陆卿卿开始盘算起明年的收成了。这个农地股份专业合作社是由王鲍镇大生村探索实践的“党支部+合作社”生产经营模式,让农民土地入股成了“股东”,每亩入股土地保底收入800元,如果收益好,还能有二次分红。
王鲍镇去年以来完成8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流转下来的土地谁来种、种什么,怎样让老百姓获益更多?“党支部+合作社”这种生产经营模式一旦成功,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不仅百姓收益又好又稳,村集体经济也会有很大的改善。”黄豪杰说。
冬天正是“地产三宝”热销的时候,王鲍镇庙桥村今年在“一村一品”的基础上,发展成“一村一品一店”,利用互联网销售山药、芋艿和香芋。近年来,庙桥村采取社会化投入、企业化管理的经营模式,实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行机制,以忠辉果蔬专业合作社为龙头,通过种植“地产三宝”,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目前,村里六成以上劳动力从事“地产三宝”种植,实现了增效增收。
王鲍农业的另一个特色,不仅鼓了老百姓的腰包,还美了村里的环境。11月27日,位于王鲍镇建群村的奥林苗木绿化基地,一批成树鸡爪槭、广玉兰、桂花树装车销往外地。全国文明村建群村家家户户搞庭院绿化,冬天里更显别致,黄杨树、罗汉松、红梅……这成了村民们的“绿色银行”。“长一年,树价就能涨一千。不说这满院绿色让人心旷神怡,就算算收入,比打工不知要高多少倍。”建群村5组的沈启兵笑着说,除了庭院绿化,他还承包了10亩地,种植各类经济效益好的苗木。
打好“民生牌” 镇村环境美丽宜居
12月19日晚,王鲍镇新桥镇村公共服务中心、农民公园里热闹非凡,广场舞、打篮球、下棋……“茶余饭后,村民到文化广场健身娱乐,已成为村民的习惯。”新桥镇村党总支书记石飞说,“以往村里没有什么文化娱乐设施,现在变得越来越宜居了。”据了解,王鲍镇22个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都已建成,宽敞明亮的村公共服务中心既方便了群众办事,也让村民休闲娱乐有了去处。
行走在王鲍镇的集镇街道上,道路干净整洁,商铺规范有序。去年以来,王鲍镇开展了环境综合整治,依法强力拆除违章建筑,加大环境整治力度,规范车辆停靠。同时,还加大镇区保洁工作力度,建立长效保洁机制,做到垃圾日产日清,打造“整洁、卫生、文明、有序”的镇区环境。
近年来,王鲍镇专注打好“民生牌”,不断改善群众生活条件,完成全镇12.85公里的农路提档升级工程;结合富民路改造,完成久隆村污水接管工程,新纳管居民170户;完成了上和合集镇、聚星集镇、新港集镇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初步规划设计。同时通过精准帮服、精准转化,完成了235户393人脱贫任务,累计脱贫率达94.33%,群众幸福指数明显提升。
“就连我们残疾人,镇政府也都考虑到了。”双腿残疾的村民陈兵每天开着残疾车来残疾人中心“上班”,他满心欢喜地说,“做做钩线、剪剪线头,给工资还管一顿中饭,还让我觉得我还是个有用的人。”今年8月启用的王鲍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内设立了残疾人中心,让有动手能力的残疾人有了一份寄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落下。”王鲍镇人大主席徐张禄说,“镇上将为弱势群体创造更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采访手记
让绿色成为永恒底色
满目的绿植、碧波荡漾的沟河、清新怡人的空气……绿色,正浸润着王鲍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成为王鲍最鲜亮的底色。
行走在王鲍的各个角落,无不惊叹王鲍的生态之美。把最美的风景留给百姓,或许老百姓不能直接感受到GDP增长带来的变化,然而满意度和获得感却是触手可及。近年来,王鲍秉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协调改革发展、生态环境、民生幸福的关系,走出了一条符合王鲍实际、彰显王鲍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让绿色成为永恒底色。这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最直观、最深切的感受。无论是工业转型、农业发展、还是城乡环境,近年来,王鲍坚持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工程,推进经济绿色转型。解决突出环境问题,齐抓共管、协同并治,努力建设天更蓝、水更清、景更美的宜居家园。
(陈丽娣 袁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