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着眼创建更高水平全国文明城市,提升乡风文明程度,启动“双减”“双禁”文明祭扫工作。汇龙镇党委先试先行,用活用好“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平台,大力开展文明祭扫等移风易俗活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更高标准开展环境整治,市民手中的纸钱被鲜花代替,阴霾的墓地周围也显得格外清新,城乡环境面貌不断改善。
完善村规民约,乡风文明再提升
走进临江村委会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新修订的《临江村村规民约》,“文明祭扫、丧事简办”等内容赫然在目。村党总支书记秦忠坦言,丧事大操大办的现象在临江已基本消失。在刚接到“双减”“双禁”工作要求时,秦忠也曾犹豫过,传统风俗习惯破旧立新老百姓是否能够接受……秦忠心里没有底。政策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临江村及时开展“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随着乡风文明指数的不断提升,以“文明祭扫、丧事简办”破题文明乡风的临江村目前正在全力建设南通市乡风文明先进村。
开展协商议事,文明祭扫得民心
2月24日上午,正诗村议事室召集人陈学兴正围绕“元宵节期间村公墓是否开放”组织各界村民代表开展“文明祭扫——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活动。活动中,村民们集思广益、畅所欲言,观点基本一致。博物馆馆长倪晶晶以市政协委员的身份全程参加了活动,并对协商议事过程和结果表示认同,减少集中祭扫次数、开展文明祭扫,既是疫情防控的要求,又是党委政府的号召,更是移风易俗的需要,正诗村“有事好商量”活动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让普通村民有了话语权,统一了思想,达成了共识,做到了“真商量”。
提升创文水平,农村面貌焕新颜
城河村是汇龙的城郊村,在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中产生了很多“民夹居”现象,成为创文工作的一个难点、堵点问题。城河村以“移风易俗”为契机,结合创建更高水平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引导村民开展周边环境整治提升,倡导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断丰富和拓展创文工作内涵。昔日杂草丛生、高低不平的“龙须沟”如今已被整洁、硬化的水泥地面和小公园所取代,成为村民普及科普知识,散步休憩的乐园。
全镇上下广泛开展“文明祭扫、移风易俗——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活动,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进一步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精细化、精准化水平,推动文明乡风指数不断攀升,让福地汇龙的天更蓝、水更清、岸更绿、人更美,汇龙镇人大主席、镇“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召集人陈霞表示。
(葛明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