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市级机关部门迅速传达学习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精神。大家纷纷表示,要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和归零心态,激扬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的士气,善打“主动仗”、赢得“新优势”,积极为“强富美高”新启东建设贡献力量。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市商务局将以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精神为指引,进一步明确招商工作重点方向,创新招商方式,优化项目推进机制,不断提升招商成效,加快我市产业升级和人才集聚,确保全年新签约10亿元以上项目30个。其中,20亿元以上项目20个、50亿元以上项目4个、百亿级项目2个。大力培育外贸进出口企业,进一步壮大市场主体队伍,推动外贸进出口提质提量。积极引导更多的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培育外贸企业“走进来”、内贸企业“走出去”,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良好格局。
1月4日下午,市行政审批局召开会议,认真学习传达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精神。局长杜国华表示,市行政审批局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走出“舒适区”,提升行政效能,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精简审批材料、简化审批流程;勇趟“深水区”,完善营商环境,确定全年重点工作任务,精准发力,持续简政放权,推动全市“放管服”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敢闯“无人区”,创新改革机制,持续维护限额以下政府投资项目全流程电子化招标平台。
市科技局将实施产业创新发展行动,培育产业竞争新动能。紧紧围绕产业创新需求,突出产业链融合、创新链协同和价值链共享,承接上海、南京、西安等地创新资源,推进协同创新。主动对接长三角一体化、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等战略部署,加强与上海、苏南地区的创新合作,构建跨区域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重点围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及半导体、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加大科技项目招引力度,提升源头创新能力。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市住建局将以个性化为特色,打造滨江临海城市品牌,打通江海南路延伸到长江新大堤,让市民可亲近江海,在沿江围垦区域因地制宜建设湿地公园,东接崇启大桥生态公园,西接规划的森林公园,打造启东的“五山公园”和沿江生态观光带。以人性化为宗旨,提高城市建设宜居指数,拉开城市框架,以新城区开发建设为牵引,加快项目配套道路建设,积极推进老城区功能提升,提高城市承载力。
日前,市交通运输局召开专题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精神。交通部门将全力配合推进北沿江高铁、洋吕铁路各项前期工作,推进新出海口吕四起步港区集疏运体系建设。不断改善宁启铁路运营条件、争取开通至北京等更多方向的车次。推动省道335通港大道至天江公路段、通港大道南延建成通车,328国道、433省道及启东东、南、北三处高速出口完成改造;继续推进农村公路以及城镇公交和启沪专项快线建设。
市城管局将持续推进公厕改造,继续加强公共自行车服务,推行“疏堵结合、摊主自治、社会管理、部门协同、城管执法”的管理新模式。建立智能移动城管执法系统,实现“信息上路”,使执法过程更加快捷、高效、透明。巩固和扩大拆违控违成果,着力实现重心下移、源头管理、苗头控制,确保违建行为和违法建筑第一时间得到制止和拆除。齐心聚力推动垃圾分类回收,提高小区住户分类注册率、参与率。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坚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聚焦脱贫攻坚、特殊群体和群众关切,积极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市民政局局长陈玲表示,民政局将继续完善社会救助政策,深化社会救助改革、规范社会救助监管,建立完善高质量基本民生保障体系;提高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推进居家社区机构协调发展,加大老年人关爱服务,建立完善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的思路,从做好深入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推动社会保险扩面提质、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做好基金风险防控入手,持续推进我市社保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社会保险托底和保障作用,全面增进民生福祉,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1月4日上午,市总工会召开会议,认真学习传达贯彻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精神。市总工会主席陈张贤表示,总工会将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和工会改革再出发为突破口,围绕“提升素质强信心、就业创业不担心、精准扶贫解忧心、平台聚焦暖人心、公益服务献爱心、主动维权铸同心”的“六个心”建设,充分履行好工会“竭诚服务职工群众,切实维护合法权益”基本职责。
(范存娟 钱爱仁 潘瑾瑾 黄燕鸣 陈天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