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着上半年吕四地区电动工具产业的数据,吕四港镇副镇长陆慧慧眉头舒展开了。去年12月到今年5月,吕四电动工具产业完成规模工业应税销售38.78亿元,同比增长18%。“取得这个成绩真的不容易。”陆慧慧满是感慨。
数据显示,外贸受疫情影响较大,出口额整体下降了21%,“外贸企业加强新产品研发和新市场开拓,外贸市场出现了令人欣喜的‘拐点’。”陆慧慧介绍,目前很多企业的外贸业务正逐渐恢复。
“直播带货”,接千万元订单
“大家好!欢迎来到江苏赫芝电气有限公司直播间,我们这款电焊机采用全铝铸造送丝机,送丝平稳、力矩大……”7月16日下午2点,调整好灯光、角度,於丽娟开始了当天的直播。
於丽娟是江苏赫芝电气有限公司的外贸业务员,如今她已经适应自己的新身份——“带货主播”。江苏赫芝电气有限公司位于吕四港镇,是一家电动工具外贸出口企业,据公司总经理朱建华介绍,受疫情影响,今年6月举办的广交会首次从线下“搬”到了线上,为期10天,展会倡导各参展商24小时直播。
赫芝电气的直播室就搭建在企业研发室,购买了直播调音台、投影仪、镁光灯、麦克风、音响等直播设备,朱建华还专门请来网红主播指导於丽娟等业务员,模拟演练。在参与线上广交会的10天里,赫芝电气接到了总价值超700万美元的意向订单。“本想着直播能让客户直观地看到我们公司的生产流程,哪知道效果那么好。”朱建华喜出望外。
广交会小试牛刀,让朱建华看到了直播“带货”的市场前景。他说,第二季度本来是工程机械成交的旺季,今年受疫情影响,线下订货会全部取消,前5月海外订单明显下滑,基本未接到新订单。“现在我们每天在淘宝和抖音上直播,每天也有三四万的销售额。”通过直播,企业重新看到了希望。
政策扶持,获补贴促增产
启东人和电动工具有限公司5月底迎来了14个“大家伙”,作为专门从事齿轮生产加工的企业,今年的疫情非但没有减少订单,反而忙得加班加点。“我们的高端齿轮很多医疗器械生产工具都用得上,所以订单多得来不及做。”公司总经理杨忠华介绍。
为了扩大产能,杨忠华一直谋划要添置大型设备,奈何金额较大迟迟下不了决心。今年3月,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全力应对疫情扶持电动工具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参照疫情重点保障企业扶持政策,市财政部门按企业在疫情防控期间销售收入的2%给予补贴;对实施技改新增投入的,对其新增设备投资部分,给予实际支付设备额10%的财政补贴。
杨忠华第一时间递交了申请,并花300万元重金购买新设备。“有政府帮我们‘兜底’,我果断出手。”杨忠华踌躇满志。往年生产设备每年投入300万元的企业只能享受3%的补贴,这次的补贴没有门槛,给小微企业带来福音。“全镇近80家企业申请了技改投入。”陆慧慧说到。
10台铣齿床、3台滚齿床、1台检测中心,杨忠华梦寐以求的“配置”现在都已投入生产。“有了这些设备,今年的产值能从2000万元提高到2700万元。”杨忠华笑了。
“龙头”带动,助力企业“翻身”
7月14日,南通海外机电工具有限公司又有一批马达铁芯产品发往东成电动工具公司。“我们共为东成提供15个大类近60个品种的零件。”海外机电公司总经理蔡杰介绍,这几年,企业产值年均递增超过30%,今年产值有望突破5500万元。
江苏东成电动工具有限公司是我市一家老牌电动工具企业。经过20年的发展,企业产品占据国内市场的60%。数据显示,去年12月至今年5月,东成公司应税销售30.55亿元,同比增长26.14%,有力地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目前,为东成公司配套的企业已有300多家,其中50多家已跻身规模企业行列,大企业龙头带动效应全面显现。”陆慧慧介绍。
本以为疫情过后的日子会很难熬,哪知道现在忙得不可开交。“东成订单多,我们就忙。”蔡杰一脸喜悦:“作为疫情后复工的首批企业,3月份开始,东成公司产品研发和促销同步推进,强势拉动订单上扬。疫情期间,我预想今年能实现2000万元的产值就不错了,哪知道现在半年就实现了。”
蔡杰表示,东成公司对配套企业的生产管理、技术水平、产品质量等方面定期进行严格考评,达到要求的增加其业务量,达不到要求的减少其业务量,迟迟不改善的则予以淘汰。这一机制的推行大大促进了配套企业上规模、上水平,企业生产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从而带动了吕四电动工具产业整体发展水平的跃升。
如今,“淬火”后的启东小五金成色更足了,底色更亮了。
潘瑾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