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上午,位于海复镇的桃花洪闸全面开闸排水,降低内河水位。据悉,当日,全市包括蒿枝港闸、桃花洪闸在内的11座堤闸全部开闸排水。同时,为防止旱涝急转,保障内河航运,市防汛办、堤闸管理所密切关注天气、水位变化,及时开闸闭闸。目前,我市内河水位保持在高水位状态,处于警戒线以下。
据悉,随着梅雨带南压,受高空切变线影响,从14日夜间至15日,我市出现强降水过程。15日早上7时35分,市气象台发布了暴雨黄色预警和雷暴黄色预警。截至15日下午2时,最大降水量(南阳)超过100毫米。预计此次降水过程将持续至18日,16日降水依旧明显,过程雨量大到暴雨,17~18日降水将有所减弱。
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南通市防汛指挥部的部署要求,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超前谋划,提前部署,从严落实各项责任,从细完善应急预案,从实抓好防汛备战。自5月1日起,市防汛办和堤闸管理所实行24小时值班。
为确保安全度汛,市水务局组织防汛办、工管科、堤闸所对所有水利工程进行拉网式排查,全面开展汛前检查,做好水毁工程修复,处置水利工程险工隐患。同时,全面巡查全市一、二级河道,对影响河道行洪的施工坝埂、阻水设施等进行清理,为河道行洪安全提供保障;担负长江排涝兼通航水闸的头兴港闸、五效闸、三和港闸存在通航安全隐患,为确保水闸发挥挡潮、排涝功能,实施断航措施;结合全市三无船只整治,全面清理长江沿线8座水闸入江通道内三无船泊及僵尸船,确保排涝畅通。
我市完成大洋港新闸除险加固工程,提升北部水系排涝能力。防汛决策系统三期工程投入使用,为水情精准调度提供技术指导。另外,我市疏浚灯杆港、新三和港、红阳河、五效河、蒿枝港、三条港等6条二级河,疏浚老三和港等20条三级河,疏浚农村横河、泯沟3000多条,增强蓄洪及引排能力。
此外,我市按照“指挥决策科学化、应急处置规范化,防汛抢险专业化”的要求,切实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加强预案完善编制,进一步组织修编了防汛防旱应急预案、防御台风预案,防台风重点乡镇编制了防台撤退预案。按照“分级储备、分级管理”原则,加强防汛物资储备管理。全市储备块石19700吨,防汛编织袋22.2万只(其中市防汛仓库储备10万只,乡镇储备12.2万只),铁丝1250公斤,土工布23300平方米,木材15立方米。
(黄燕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