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档案】
2013年7月,中国老年学学会常务副会长赵宝华为我市颁发了“中国长寿之乡”荣誉匾牌,至此,我市成为江苏省第5个“中国长寿之乡”。
【记者追踪】
10月30日,记者走进汇龙中心敬老院,老人们个个精神抖擞,纷纷表示在敬老院住得很舒心,这样的晚年生活让自己越活越年轻。
按照“中国长寿之乡”评审办法,中国老年学学会委托调查机构调研核查并组织专家评审,结果表明,我市具备“中国长寿之乡”申报条件,各项指标达标情况符合评审命名要求:到2011年底,启东存活百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户籍总人口比例超过十万分之一;据资料表明,启东市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4.5岁,高于全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71.4岁)3.1岁;截至2012年底,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达4.67万人。
启东四季分明、土壤肥沃、物产丰富、空气清新。启东人之所以长寿,既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淳朴的敬老社会风尚的因素,也有经济社会发展、卫生医疗保障的因素,还有社会生存环境、长寿文化传承、现代社会老龄工作提升等诸多因素。
除了社会发展的进步,保障制度的健全,以及敬老爱老传统深入人心,根据市老龄协会调查分析,长寿老人还有四个共同的特点:心态平和,顺其自然,不苛求、不攀比、不埋怨;生活规律,喜欢劳动,定时作息,粗茶淡饭;心地善良,待人宽厚,乐于助人;家庭和睦,子女孝顺。
【相关链接】
近年来,我市出台了《关于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推进养老事业发展的文件,新建了8所中心敬老院,对五保老人实施托底养老,扩建了老年公寓,接纳了部分城市老人。同时,在80周岁以上老年人群体中实施了尊老金制度,且不断提高发放标准。实施居家养老服务,设置老年活动室,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实施医疗救助,为老人免费体检,有效地保障了老年人的健康长寿。目前,我市共有百岁以上老人252位,最长寿的邢国干老人今年已110岁,生活在海复镇,老人出生时还是在清朝宣统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