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激起了千层浪
3月1日,久隆镇久西村500亩鸡爪槭嫩芽初上。林间木屋内,年逾八旬的郭中良正不停刷屏,细看有关启东渔船勇救福建落水渔民的新闻和评论。
“启东历来崇文重教,民风淳朴。最新的这个海上救援案例,再次印证自己的判断:救人于危难、助人于困境,已成为启东人的特质和标签。”
郭中良,身旁这个鸡爪槭种植基地的主人。退休以后,他历尽波折,成功实现从教书育人到种树育林的转变。可贵的是,他不仅造福乡梓,还默默地坚持捐资助学。
郭中良告诉记者,半月之前,经远在长沙的刘崇艳女士推荐,湖南通道一中高中生李兴儒成为他每年固定资助的该校第8位贫困学生。作为郭老当年的首批捐助学生,刘崇艳如今已成长为国防科大附中的一位名师。2月28日,她寄来书信,表达对郭中良这位“中国好人”的感恩之情。
启东渔民的义举,同样让戴庆贤激动不已。提及20年前自己海上救人的往事,这位启东首名中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恍如昨日。
戴庆贤家住海复镇家禄村,与大海相邻。他干过海洋捕捞,也从事过滩涂养殖,对启东沿海乡风民俗如数家珍。“由于滨江临海,早年间这里常有海难发生。启东渔民见死必救、援手相助应该是一种习惯和信念。”
启东本土作家李新勇曾以此为题,创作小说《老大的海》。他认为,大海无偿提供丰富的物质资源,也衍生出无数传奇故事。海难的出现,对应的便是救援。“见死必救”是这片海域渔民的传统,也是一种文化行为,是一种拥有终极关爱情怀的人才会拥有的智慧。
正因为此,前几天中央电视台、《新华日报》、江苏卫视等数十家主流媒体集中予以报道。再上热搜的启东好人好事,在社会上引发强烈反响。
看似偶然实为必然
启东好人现象持续涌现,既是独特的地理位置、文化基因造成的,更是制度设计、典型引路共同作用的结果。“虽是个体行为,其实是一种社会现象。”
统计显示,启东现有省级以上道德模范及提名奖7人,中国好人25组26人。其中,见义勇为道德模范和中国好人达9人,道德典型人数居南通第一、全省前茅,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好人之城”。
启东市文明办主任顾永辉说,启东渔民救助福建渔民的事件“看似偶然,实为必然”。据他介绍,为擦亮“好人之城”这个城市品牌,启东的制度安排精细且健全。比如,设立善行义举榜、最美人物榜;比如尊重和礼遇各级“好人”与“道德模范”……凡此种种,皆为全民育德、全城尚德、全力润德、全域弘德搭建精神平台。
让好人得到实惠
启东在全市率先成立美德基金,为生活困难的道德典型开通医疗绿色通道、年终给予资金帮扶等措施,激励更多市民存好心、做好事、当好人。
戴庆贤深情回忆,启东市委、市政府每年给予其1万元的补助金。今年1月24日,市政协主席黄巍东,副市长、启东市委书记李玲还登门慰问,嘘寒问暖。
让榜样感召社会
启东每年举办好人交流活动、道德模范事迹巡讲、身边好人展览,好人群体成为城市上空“最亮的星”;300多个“善行义举榜”遍布城乡,“好人公园”“好人长廊”“好人桥”成为城乡寻常风景。
走进汇龙镇长江新村社区,20根景观柱醒目位置张贴着好人照片、好人故事,连成一条“好人街”。在繁华闹市,记者还发现公益广告——“中国好人”为城市文明代言随处可见,在暖阳下熠熠生辉。
对于启东市打造“好人之城”的氛围,以“板凳姑娘”著称的江苏省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苏晓琳感受颇深。她认为,追求至善的传统美德,一旦融入人们的血液,就会自觉转化成为责任担当,会让最质朴的感情成为城市基因和品格。
苏晓琳身高只有1.1米,凭借板凳“走路”,曾被医生断言“活不过15岁”。然而,她不断挑战自我,不仅奇迹般地生存下来,还用奋斗、奉献书写属于自己的人生篇章。去年11月,她在自己的门市部开设“启创残疾人之家”,组织13名残疾人生产自救,被人们亲切地誉为承载希望的“幸福车间”。
从戴庆贤到郭中良到苏晓琳……他们仿佛真善美种子,在启东大地处处生根发芽,汇聚成闪耀道德光芒的最美群像,撑起启东这座“好人之城”的道德高地。
打造全新城市品牌
一个好人感动一座城市。如今,救人于危难的大爱义举在东疆大地俯首可拾、不胜枚举:
南阳镇年轻水手宋陶在海外勇救落水难民;
吕四港镇巴掌村村民陈鹤飞在火灾来袭时守望乡邻、严重负伤;
南阳镇佐鹤村村民张彐辉、姚永平、姚永生在邻居命悬一线之时奋不顾身跳入水中救人……
层出不穷的凡人善举,无处不在的好人文化和良好的市民行为习惯,让初来乍到的访客连连惊呼。
2020年11月,启东一举摘得“全国文明城市”桂冠,实现“创则必成、高分创成”的承诺。
启东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崔晓勇告诉记者,目前启东正加快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德润东疆”以与时俱进的丰富内涵,正成为启东全新的金字招牌。
德润东疆,这就是启东的文明密码。而文明,必将赋予这座“窗口城市”更为深沉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