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信息港,一起 看启东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让百姓生活更美好

2022-02-10 来源:启东日报

2021年 民生投入92.3亿元,占财政支出79%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55000元、30500元 新增国家级卫生镇3家、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1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1个 2021年,我市民生投入92.3亿元,占财政支出79%;城乡居民

2021年

民生投入92.3亿元,占财政支出79%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55000元、30500元

新增国家级卫生镇3家、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1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1个

2021年,我市民生投入92.3亿元,占财政支出7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55000元、30500元;新增国家级卫生镇3家、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1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1个……民生无小事,在人民群众最关心、最期盼、最有获得感的民生领域,启东一直在“赶考”路上。

如今,在建设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上,市委、市政府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正努力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让共同富裕的光芒照亮每个角落。

民生保障画出幸福曲线

2022年伊始,王建香走上了新岗位——社区工作人员。“党和政府始终把我们困难群众放在心上,有了新工作,医保、养老、失业金都交了,在家门口工作还能照顾老人,没了后顾之忧,我更要好好工作,服务好社区居民。”与记者交谈间,王建香的脸上始终挂着笑容,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百姓的事就是天大的事。感受到民生之暖的不止王建香。今年34岁的倪秀芳,去年年底报名参加了由王鲍镇举办的服务员培训班,经过14天的专业培训,她找到了酒店客房服务员的工作,每个月有3000多元的收入。“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在家门口就能学到技能实现就业,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希望以后能多学习一些技能,拓宽就业渠道,增加收入。”倪秀芳说。

翻开启东2021年的财政账单,民生支出一直是市委、市政府最舍得花钱之处。逐年增长的趋势记录了民生幸福指数,画出了一条强劲上升的曲线。改善民生,不仅要舍得花钱,更要把钱花在刀刃上,真正了解与回应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

发放就业补助资金,发放稳岗返还资金;扶持创业,带动就业;发放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公益性岗位社保补贴……一份份“民生账单”记录下了政府的倾心、倾情、倾力,回应了广大百姓对幸福生活的期待。

百姓富,既要总量达标,也要个体认同。为此,我市大力实施精准帮扶政策,将困难家庭及人员列为重点帮扶对象一一进行“靶向治疗”。全市低保保障标准实现城乡一体化,提高低保标准、城市特困供养标准、农村特困供养标准,确保帮扶对象家庭负担持续减轻、经济收入持续增加、社会关爱持续感受、脱贫效果持续巩固,补齐富民短板……一项项民生保障工程让百姓感到安心、舒心、暖心,对今后的生活有了更多的盼头。

社会事业书写启东故事

这几年民生改善得如何,基层老百姓感触最深。

“在家门口就能接受市级医院专家的诊疗,真是太方便了。”分析这背后的原因,惠萍镇常乐村村民陈志冲说:“一是因为党的政策好,村里人人都有医保,有个头疼脑热就去医院看,不像过去自己吃片药硬扛着;二是医疗资源越来越丰富,各种的诊疗中心让我们看病越来越方便。”

健康平安是千家万户的幸福源泉。近年来,我市实行医疗集团化管理,集团充分利用龙头医院——市人民医院和中医院优质资源,切实发挥龙头医院“传帮带”作用,以对口支援、强化培训、结对帮扶、技术共享等举措和实施医疗质量同质化管理,有效提升了各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诊疗质量,在不断放大龙头医疗资源优势的同时,让越来越多的民众不出镇便可享受便捷、低廉、优质的诊疗服务。

解决生存与安全的问题之后,如何更好地实现人的成长发展成了最迫切的民生需求。家住王鲍镇久西村的黄晟航,因家庭原因无人接送其上学,村干部获悉后,主动当起临时家长,还定期到他家给他补习功课。“孩子不仅学到了知识,性格也变得更开朗了。”黄晟航的变化让家人感到很欣慰。

从“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到“老有颐养、病有良医、学有优教、劳有多得,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尊严地生活”。在高水平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征途上,“一个都不能少”是启东始终不变的坚持。

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中高考核心指标位列南通前茅。6所幼儿园建成启用,37所中小学获评省智慧校园。新增长三角名医工作室17个,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和队伍建设获省政府表彰。开展“文化三送”“共乐东疆”等文化惠民活动500余场次……这一年,启东呈上的社会事业亮点频现,住得顺心了、看病方便了、求学机会增加了,每一个变化都书写着幸福启东的故事。

社会治理温暖百姓心田

“村里发展需要流转土地,我第一个配合。”“我愿意出资支持家乡打造旅游项目,丰富旅游业态。”近日,在海复镇滨海村村委会,一场围绕旅游项目提升改造工程的村民议事会召开,村两委班子、党员代表、乡贤人士以及村民代表等20余人参加,大家纷纷发言表态,现场气氛热烈。

如果说发展旅游业是滨海村的一张“金名片”,那么创新基层治理之举,则让这个海边小村焕发出新的活力。村民议事会在滨海村每月都会召开一次,定期向村民公开项目建设情况,并就下一阶段发展计划征求意见建议。“在农村,有些时候大家坐在一起拉拉家常、讲讲道理,事情就办妥了,比行政命令还管用。”滨海村党总支书记葛祥辉诉记者,通过一事一议,滨海村顺利解决了农户改厕、高标准农田建设、农路硬化改造等多个民生难题。

近日,南阳镇镇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接到市指挥中心指令,有村民反映佐鹤村村委会东边河阳路边堆放的瓦片、木板影响交通。指挥中心迅速安排人员到现场核查。经过网格长茅婷婷和镇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协调,次日上午,当事人就将阻碍交通的杂物清理干净,保障了周边村民的出行安全。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南阳镇以网格为最小单元,通过党建引领开创“五治融合”“协同共治”“绩效考评”的治理格局,串联起基层社会治理的“千条线”,走出了一条富有南阳特色的网格化微治理新路径。

一年来,我市社会治理更加顺畅,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新址建成使用,网格微治理入选省乡村治理典型案例。首个“检格+网格”工作站在合作镇新义村正式挂牌成立,不断充实网格力量,持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体系更加健全,“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与基层治理有机融合,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1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1个、全国法治人物1名。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和反走私综合治理,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通讯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增进民生福祉,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在东疆大地上,一项又一项的民生新政在破浪前行,一件又一件民生实事落地生根,越来越清晰的民生愿景温暖着百姓心田。

(黄欣美)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