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饮冰濯雪,一路奔涌,在这里汇入一望无际的海洋。
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背景下,地处大江之尾的启东下最大决心、花最大力气,把长江大保护作为生命线工程来抓,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理念,接力书写绿色发展篇章。今日起,本报推出“家住长江尾”系列报道,聆听我市新时代“长江之歌”。敬请关注。
日出时分,惠萍镇南侧的江面,被红色浸染。红日喷薄而出时,江面又铺上一片金光,一览无遗的江岸在阳光的倾洒下,透亮、温暖。
通常在这样的美景中,惠萍镇公和村村民顾益冲和老伴陆素群开启新的一天。除却阴雨大风,夫妻俩每天都在江堤上快走晨练。
他们的脚下,是我市70公里江堤中的一段,平坦而坚固。地处长江、黄海、东海三水交汇处,我市拥有江海岸线近180公里,建有达到百年一遇标准堤防41公里,占江海堤防的二成多。
顾益冲,今年67岁,随祖辈一直生活在江边。2013年在长航启东派出所担任水上巡逻员,今年3月正式“退休”。打小生活在江边,又加上8年多的长江堤防巡逻员工作,让他亲眼见证了长江沿岸翻天覆地的变化。那时的挡浪墙由石头堆砌而成,宽40厘米,高才80厘米。遇到台风,浪头几乎和岸堤差不多高,村民担惊受怕;秉承靠江吃江理念,江面上随处可见浮子阀、捕捞网簖、地笼等。还有一些小码头、水泥厂、养猪场等陆续进驻,废弃物、粉尘、噪音和怪味让居住在这一片的村民苦不堪言。
那时候晒被子,不光要看日头,还要看风向,在水泥厂下风头,被子晒出去就吃足了灰。这种“灰头土脸”的日子,持续到镇上开始整治“散乱污”企业为止。尽管家门口的水泥厂和砂石堆场陆续被取缔,晒被看风向的担忧总算没有了,但眼前的岸线还是一片破败景象……
岸线悄然变化发生在2018年。镇党委政府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长江生态环境“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号召,开始清除长江水面的废弃船、浮子筏,全面拆除各种捕捞网簖、地笼,沿江非法捕捞现象基本绝迹。如今在岸堤南侧,由石块构筑的银色江滩错落有致,无半点垃圾杂物。微风吹拂,潮水拍岸,沿岸江水中只要出现漂浮垃圾,不要几分钟,就有专职巡查保洁员打捞上岸。
2020年8月,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确立“依水塑城市、因水兴产业、以水优生态”的高质量发展理念,正式启动“美丽启东—江海岸线”建设,实施生态修复工程。
江畔风光再现,堤岸更加美丽,每一处变化都让村民们喜不自禁,日子越过越有盼头。“现在,来村里承包绿化的户头都多了。”顾益冲一脸自豪,“沿平坦江堤由西向东,岸堤北侧,先是总长1500米的果园生态区,后是长约1000米的滨江森林公园绿地,再是1500米左右的绿化林带。站在这里能听到江涛的声音,看到江里的船舶。我们村里现在是又美又富啊。”
好生态带来好生活,顾益冲憧憬着未来更美好的日子。“现在我们先锻炼起来,今后可以在堤岸跑老年组马拉松。”夫妻俩对视而笑,爽朗的笑声打破堤岸早晨的宁静,惊起一丛候鸟,飞向辽阔的远方……
(陈小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