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位于东海镇兴旺村的启东市聚田家庭农场里,一辆拖拉机正在田间来回犁地,准备种植冬小麦。“聚田家庭农场是去年6月份通过招标进场的,以种植稻麦为主。”兴旺村党总支书记陆溢波介绍,在土地流转前,这块地除了村民自种外,还有不少抛荒地和废沟塘。
原来,这片田块南邻兴旺村8组,北靠11组,总面积220亩,其中有泯沟19条、废沟塘6个。田块四周堆土围垦、高低不一,无法实施机械化耕作,旱灾雨涝频发,土质还偏盐碱化,产出量很低。为了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抛荒地,同时增加村民收入,去年,兴旺村将这块地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
经过通盘考虑,市水务局、东海镇、兴旺村对该地块进行跨组规划、水系重整、土地整合、优化耕作。兴旺村将两组原19条狭小泯沟填埋了17条,废沟塘全部推平,按新标准拓宽挖深2条泯沟;在两组的埭前埭后各剩40米留作农户自耕自种,间隔40米~50米开挖2条标准横河,使之形成两纵两横旱能灌、涝能排的新水系,且更有利于日后的机械化耕作。
高标田建设好之后不愿流转怎么办?“我不想将土地流转出去,村里充分考虑了我们的想法,置换了自留地,这个办法我们都支持。”11组村民汤士成说。汤士成的想法代表了部分不愿流转土地的村民。兴旺村以村民自愿为原则,在征得农户自愿的基础上,借助“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机制,先将2个组的农户承包地集中起来,统一由村经济合作社承租,并托底保年租金不低于600元/亩,打消了部分村民的顾虑,地租费在开工前一律先由村里垫支兑现。
“通过泯沟整治、土地整合,村里一下子净增复耕土地30多亩,土地规模化流转面积增加到250多亩。”陆溢波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去年,通过招标,共流转了207亩,按照每亩600元租金计算,村集体每年可净增收入18000多元。
不但村集体收入可观,老百姓的收入更是明显增加。“我有6亩多的废沟塘,经过整治后流转出去,每年一下子多了近4000元的收入。”11组的宋士兰说,自己原先有个蟹塘,老伴去世后一直废弃在那里,流转出去后实实在在多了一笔不小的收入。
(黄燕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