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火如荼的建筑工地,展现的是一座城市发展的速度。朱允豪,一名在钢筋水泥丛林中挥洒汗水20多年的“泥瓦匠”,在亲历城市日新月异的同时,也见证了建筑工地从“灰头土脸”到“美颜模式”的变化。
10月27日上午,在启东城投商务楼工程项目门口,一辆搅拌车正驶出施工现场。途经冲洗系统,设备感应到有车辆经过,便立即喷水清洗车身,1名工作人员则对车辆死角进行人工冲洗。“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泥土和沙尘。”看着搅拌车缓缓驶出工地,朱允豪笑着告诉记者,工程车辆先“洗澡”再上路是项目部治理建筑工地扬尘,贯彻绿色、文明施工理念的举措之一。自开工以来,项目部严格按照创文相关要求,在市住建局精心指导下,制订文明施工方案。目前,项目施工已完成近70%,正着手创建省、南通、市标准化星级工地。
朱允豪自1997年起进入建筑行业,目前在启东城投商务楼工程项目部担任项目经理。提起对传统建筑工地的印象,朱允豪不禁摇起了头:“沙尘漫天,噪音扰民,污水横流,以前我们干工地,可没少被市民投诉。”近年来,紧跟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步伐,全市建筑工地也迎来了全新变化,在注重施工质量内在“气质”的同时,文明施工的外在“颜值”也成为考量工程项目的重要指标。
在朱允豪的带领下,记者走进项目现场,只见施工路面干净整洁,建筑材料码放整齐,扬尘检测设备、安全防护网、警示牌等随处可见。张贴着一幅幅文明宣传海报的建筑工地围挡,成了创文宣传的全新阵地。走到一电线设施处,朱允豪告诉记者:“过去,施工现场的电线、消防栓等设施都‘赤裸裸’暴露着,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现在,我们用废旧建材自制盖板,对它们进行‘包装’,不但美观,还极大地减少了安全隐患。”
在项目管理方面,项目部还建立了每日晨会安全文明交底制度,及时化解各类安全风险。同时,项目部运用智慧工地系统,安装人脸识别、视频监控、扬尘噪声监测、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等设备,提高现场管理水平。建筑工地是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如今工地管理更规范、更精细,朱允豪不禁感叹:“整洁、文明、有序的建筑工地已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链接:今年上半年,全市在建项目318个,其中城区项目108个。市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站加大整治力度,严格按照“六个百分之百”(工地周边100%围挡;物料堆放100%覆盖,出入车辆100%冲洗,施工现场地面100%硬化,土方100%湿法作业,渣土车辆100%密闭运输)要求进行监督管理,对部分外出车辆未使用冲洗平台、垃圾未及时清理、现场有尘土洒落、土方未按照方案开挖的建设单位及时开出整改单。对于多次未整改到位,反复发生扬尘问题的项目,坚决予以处罚。截至目前,全市已移交处罚项目19个。
(陈天灵 王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