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启东市城市管理局始终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城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打造“城人之美”党建品牌,探索“党建+城市治理”实践,不断深化“两网”融合,优化城市环境,提升群众获得感、满足感、安全感。
以“小网格”托起“大服务”
近些年,启东市城市管理局不断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和功能,推进党建网络和城市治理网格一体化,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共建共治共享城市治理格局。一方面,启东市城市管理局率先探索“网格化+12345”工作模式,将网格主动采集与12345热线被动受理有机结合,形成了问题发现、受理、转派、处置、反馈、核实结案的六步闭环,确保城市管理“全覆盖”,人民诉求“全响应”;另一方面,提升组织力,把支部建在网格上,同时,注重提升服务力,把民心凝聚于网格中。以网格为基本单位,推进市容环境治理、为民服务等工作,确保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
以“小信息”汇成“大数据”
城市治理要下好“绣花功夫”,离不开信息技术,特别是大数据的支撑。楼顶违建整治作为今年的中心工作,事关老旧小区改造这项民生工程能否顺利实施,事关群众生活幸福指数、安全指数,启东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南城区中队利用无人机进行拍摄取证,电子测距仪进行测量,建立一户一档信息库,做到全面排查,不漏一户,为今后楼顶违建整治工作提供有力依据。此外,为进一步做好沿街商铺管理工作,为市民提供更加整洁有序的市容环境,启东城市管理局通过建立更新商铺管理“三色信息表”,对商户的监管分为严管、警示、正常3个等级,并以此以红色、黄色、绿色进行执法标示,采取动静态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各网格管理人员做好每天的巡查管理台账,根据上述等级分类方法对所管辖区内的商户进行实时登记更新,每周每月汇总整理成相应的商户名册。截至目前,登记在册的商户共计5438户。
以“小气候”优化“大环境”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的城市治理工作相对繁杂,如果能把街头巷尾的“小气候”营造好,激发治理活力、调动治理积极性,就能为群众提供更优质、更安心的居住环境。随着天气渐暖,早晚上下班高峰和中午空档时间段,街头巷尾流动摊贩又有反复的苗头,为更好维护市容环境,保障群众通行安全,启东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南城区中队采取“白加黑空岗班”管理制度,队长带头,党员带头,对于流摊经常出没的一些时间段、路段,采取提前上班,中午加班,晚上加班的方式,击破流动摊贩侥幸心理,做到精准服务群众、精准配置资源、精准化解风险,让党组织的服务延伸至城市各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