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的好坏,决定人居环境的优劣。今年,启东市提出“以乡村振兴为主线,统筹农村生产生活生态,持续改善和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切实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为了解当前启东市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情况,启东调查队组织人员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的方式对汇龙镇、南阳镇等10个乡镇100户农户就全市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以来农村人居环境变化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有了较大提升
1.生活垃圾处置便捷。我们走访的南阳镇良仁村以前是出了名的“脏乱差”,随着卫生保洁、门前“三包”、垃圾分类等制度的深入实施,如今村庄大变了样。“现在环卫工人随时打扫、随时清运,空气好、地面净,看着都舒服!”良仁村村民高友祥由衷地感叹道。以南阳镇为例,在全镇范围内推行“站点式垃圾围亭+标准塑料垃圾桶”的模式,设立了6000余个回收站点,采购了79辆电动垃圾收集车,实现农村垃圾收集处理全覆盖。调查数据显示,10个调查村,目前均有专人及时清扫垃圾,91%的垃圾池能做到日日清理,77%的农户觉得垃圾清运及时,57%的农户觉得垃圾桶和垃圾池分布合理。
2.农村出行环境改善。打通农村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近几年启东市不断加大“村村通公交”的推进力度。截至2018年底,全市共有公交班线44条,其中城市公交9条,城乡公交18条,镇村公交11条,定制公交班线6条;共有营运车辆213辆,日发班次916个,日计划里程40880公里,基本覆盖全市所有乡镇以及大部分村;日均运送旅客3万余人次。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4000多公里,每百平方公里农村公路密度为约343.12公里, 85%的县道达到三级公路标准,全市乡村道双车道四级路以上比例达到85%,行政村双车道覆盖率达到85%。路面宽阔、公交到家,农村出行环境明显改善。调查数据显示,93%的农户觉得平时乘坐公交车方便,70%的农户觉得平时出行便利,没遇到农路通行不便、道路泥泞的情况。
3.村容村貌整体提升。目前启东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全域整治”工程。这一工程以生态宜居为导向,以“清洁村庄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集中整治、着力解决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全市还在培育20个左右的省及南通市级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村,将上述镇、村打造成具有启东特色的生态宜居乡村。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18年全省53个县(市、区)PM2.5浓度排名情况,启东名列第一。空气质量最好,成为全省最适宜“深呼吸”的好地方。村容村貌进一步改善,村民对村里现在的环境状况较为满意。调查数据显示,农户对当前人居环境满意率为94%。
二、村民希望加以改善的三个方面
1.生活污水能集中处理。目前启东农户生活污水排放分散,有的就近明沟或暗渠,有的直接泼洒,使其自然蒸发或渗入土壤,还有的农户将粪便等收集作为肥料。生活污水处理率较低。受调查的10个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仅在50.3%。26%的受访农户希望生活污水处理能更及时、干净,希望政府加大对农村污水收集的投入,完善农村污水收集系统,健全污水处理管网,由村镇集中收集处理。
2.道路路灯能更加明亮。近几年,启东全市范围实施农路亮化工程。到目前为止,基本实现全覆盖,为村民创造安全生活环境。但调查中,有部分村民反应路灯较暗,亮度不够。据了解,部分农路路灯较暗主要是安装较早的缘故。路灯安装较早的农路,灯与灯之间间隔是100米,后安装的都是间隔50米;较早的灯泡使用的是传统灯泡,后安装的使用的是LED灯泡,在相同瓦数下,LED较传统灯泡明亮许多。村民希望路灯能得到及时的更换与增加。
3.环境治理要有长远规划。调查中,部分村会计和农户都希望农村环境治理是一项长期的活动,不能抓一抓有好转,松一松就反弹。村庄一度时间清理,美化了,时间长了管理跟不上,美景褪色了。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制订相应整治目标,落实专人专职人员管理整治,真正提高农村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