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信息港,一起 看启东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旅游·美食

凡人善举标亮“好人之城”

2022-02-28 来源:启东日报

连日来,启东渔民海上勇救福建16名遇险渔民的义举,让“好人之城”文明启东温润如这春天的暖阳。 虽然素昧平生、互不相识,但危难时刻,启东好人毅然选择出手相助,教科书式救援的一幕幕,让闻者无不为之动容,听者无不为之点赞。中央电

0228800.jpg

连日来,启东渔民海上勇救福建16名遇险渔民的义举,让“好人之城”文明启东温润如这春天的暖阳。

虽然素昧平生、互不相识,但危难时刻,启东好人毅然选择出手相助,教科书式救援的一幕幕,让闻者无不为之动容,听者无不为之点赞。中央电视台、《新华日报》、江苏卫视等主流媒体集中予以大篇幅报道,在社会上引发强烈反响。

救人于危难,助人于困境,启东这座“好人之城”再度被凡人善举闪亮标注。现如今,真善美的种子,在江海大地处处生根。一张张平凡的面孔,汇聚成闪耀道德光芒的最美群像。满满的正能量,突破群体、地域、行业的拘囿,传承、催生一片美丽的风景。各行各业、各个群体、各个阶层,各美其美,美美与共。道德之长、思想之光、精神之美,升华为这座城市的内在气质而生生不息。

一次“举手之劳”救起16条生命

黄海海域,无风三尺浪。2月19日夜10时许,福建闽连渔运60778渔船在射阳黄沙港正东的120海里处遭遇9级以上风浪袭击,一时船舱侧翻,16名渔民命悬一线。“风浪再大也没有人命大!”距遇险渔船东南的6海里处,下锚停泊的启东籍渔船苏启渔02266、02255、02211、02299接到紧急求救信号后,立刻起锚赶赴营救。

深夜11时许,死里逃生的16名渔民,被启东渔民救援上船,大家惊魂未定,又冷又饿,全身颤抖,说话语无伦次。“上了我们船,你们就到家了!”苏启渔02266渔船船长热情地劝慰他们。渔民们烧好热水给他们洗脸、换衣服、煮宵夜吃,安慰他们。每人抽出一条被子给他们盖。

21日下午,16名落水获救福建渔民乘坐启东应急救援船抵达吕四渔港。事后,获救者说:“恩同再造!”;施救者说:“举手之劳!”

22日,经过10个多小时,近千公里的长途跋涉,这16名渔民终于平安返抵福建省连江县,与家人幸福团聚。“启东人对我们真的好!”回忆起获救的一幕幕,闽连渔运60778渔船轮机长林思源满怀感激地说:“我们这16条命都是启东人救起的。为了我们,他们心都捧出来了。启东人的大爱,我们和家人永生永世都不会忘记!”

“风浪再大也没有人命大!”这并不是苏启渔02211船第一次海上救人。2021年9月27日下午2点左右,苏启渔02222船因机器故障无法起网,联系就近作业的苏启渔02211船,接到信息后,立即赶往该船所在位置,并在该作业区将苏启渔02222在海网具全部起装至渔船后,将该渔船拖回安全返港。

“这是浸润在骨子里的文明,已成为启东人的标签和特质,不论身在何地、身处何方。”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崔晓勇介绍,一花带动百花香。追求至善的传统美德,一旦融入人们的血液,就会转化成为责任担当,会让最质朴的感情成为城市温度和品格。2020年11月,启东一举摘得“全国文明城市”桂冠,实现“创则必成、高分创成”的承诺。当前,我市正聚力打造“德润东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品牌,构建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社会氛围,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一个“关键壮美”来自“无数微美”

一个先进典型,就是一个道德标杆,一种社会风尚。目前,全市共有省级以上道德模范及提名奖7人,中国好人25组26人,其中,见义勇为道德模范和中国好人9人,道德典型人数南通第一、全省前茅。

当地时间2020年8月25日傍晚,一艘难民船在希腊爱琴海海域汹涌的海浪中即将沉没,90后年轻水手宋陶所在的中国籍货轮及时赶到,展开了一场紧张的无国界救援行动,在中国船员的奋力救援下共有41人被救起。在这场生死援救中,启东小伙儿宋陶救起25人,他在托举难民从救生艇通过舷梯转移至船上时,由于艇身颠簸,肋骨不慎撞断。

“做一件好事不算啥,要做就做一辈子。”海复镇家禄村村民戴庆贤25年坚持见义勇为,在大火中、在海上累计救助24名遇险群众,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数千万元。

一个好人感动一座城市,一座“好人之城”温暖每一个人。救人于危难的大爱义举在东疆大地俯拾皆是。

2021年5月7日,吕四港镇巴掌村村民陈鹤飞面对邻居家因灶头火星点燃柴堆而引发的火情,不顾个人危险,毅然爬上屋顶和乡亲们一起救火。在救火过程中因琉璃瓦面打滑,其重重摔在与屋顶落差有三四米的地上,造成腰椎体爆裂性骨折,伤势严重。

类似见义勇为的故事如美丽的花瓣散落在东疆大地上:南阳镇佐鹤村村民张彐辉、姚永平、姚永生在邻居命悬一线之时奋不顾身跳入水中救人,并利用自己知道的急救知识,进行了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抢救;大江中学退休教师许为华不顾自己是一名手术初愈患者,一个箭步冲进浓重刺鼻的邻居家里,切断电源,奋力扑火 ……

一片“最美风尚”熔铸“城市精神”

在启东,好人持续涌现,是独特的文化基因、健全的制度安排、良好的环境氛围、有力的典型引导共同作用的结果,不是偶然而是必然,不是个体行为而是社会现象,不是一时个例而是城市精神。

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设立善行义举榜、最美人物榜,评选启东好人等,为全民“育德”、全城“尚德”、全力“润德”、全域“弘德”搭建精神平台,为“好人之城”的城市品牌深耕道德沃土。

走进汇龙镇长江新村社区,20根景观柱在最醒目位置贴上好人照片、故事,连成一条“好人街”;转过街角,“中国好人”为城市文明代言的公益广告映入眼帘。放大道德典型的感召力、感染力,启东通过多种途径,让“好人”成为城市“最亮的星”:300多场道德讲堂常态化宣讲好人事迹,每年举办“好人交流活动”、道德模范事迹巡讲、身边好人展览等活动,让好人好事进乡村、社区、学校;300多个“善行义举榜”遍布城乡,“好人公园”“好人长廊”“好人桥”成为各地寻常风景……

从个体到群体,一些原本生活在基层的启东好人相聚在一起,成为启东推进“好人之城”建设的脊梁。他们的善行义举,让人触摸到这座城市的温度,已成为这座城市无处不在的好人文化和市民行为习惯。他们从小事、细节处着手,助人为乐,不求回报,有的主动扶起路边摔倒的老人,有的帮助过斑马线的小学生,还有的利用新媒体在网络接力传递文明倡议,携手完成良智与美德的传播。

让好人有好报,启东在南通率先成立注册资金1000万元的美德基金,修订印发《道德典型奖励帮扶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对生活困难的道德典型落实日常生活关爱、医疗绿色通道、年终资金帮扶等关爱措施,为“好人”解除后顾之忧,激励更多市民存好心、做好事、当好人。

一树春风千万枝。文明,赋予这座城市更深沉的美。这里,有向美而生、从善如流的底蕴;这里,有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大爱;这里,有加快建设沪苏一体融合发展窗口城市的力量。这就是,文明启东、“好人之城”。

(黄欣美)


相关资讯

  • 启东59吨新鲜蔬菜送上海浦东

    4月6日上午,一辆满载新鲜蔬菜的货车,带着浦东祝桥(启东)产业园的心意从启东高新区滨江大道海虹路交叉路口发车驶向上海。连日来,上海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启东高新区管委会发出了“同心 守‘沪’、一‘启’助力”绿色蔬菜援赠上海浦东的倡议,得到浦东祝桥(启东…

    2022-04-09
  • 畅快“深呼吸”!

    日前,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公布2月全省各县(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排名:今年2月,启东市空气质量再居全省第一。此前的2019年、2020年、2021年,启东市空气质量已连续3年位居全省县(市、区)第一。“气质”不一般,与启东市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不无关系,依江傍海,三水交汇…

    2022-04-08
  • 启东交警:关于疫情期间对我市部分路段实行交通管制的通告!

    关于疫情期间对启东部分路段实行交通管制的通告 为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我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相关法律规定,现决定对我市部分路段实行临时交通管制,用于入启货车专用通道及防疫检验转驳点,期间禁止无关车辆行人…

    2022-04-07
  • 全市餐饮堂食纷纷按下“暂停键”

    3月31日晚,市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发布《启东市疫情防控2022年第4号通告》,根据《通告》要求,全市所有餐饮服务场所暂停堂食。今天上午,记者跟随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汇龙分局执法人员查看城区部分餐饮场所执行情况。来到位于奥邦广场的七仙女渔港,记者看到该店已暂…

    2022-04-02
  • 连续3年领跑全省!启东好“气质”这样炼成

    今年 2 月,我市空气质量再居全省第一。此前的 2019 年、2020 年、2021年,我市空气质量已连续3年位居全省县(市、区)第一。“气质”不一般,与我市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不无关系,依江傍海,三水交汇,风景旖旎。而好“气质”的背后,更是多年来“种”“调”“治”成效的…

    2022-04-01
  • 三顿并一顿 车子当宿舍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我市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没有执法证、资格证,只有一张张村民都熟悉的面孔;他们以战斗的姿态,以必胜的决心,为生命“站岗”,为健康“守护”,他们就是坚守在防疫一线的镇村干部。 困难面前有党员

    2022-03-11
  • 志愿服务传递城市“文明范

    “跟着做志愿”,是怎样一种别开生面?“为志愿者加油”,是怎样一种温馨体验?属于志愿者自己的文化推广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季,是怎样一种激动人心? 近年来,在东疆大地,志愿服务正发生悄然而可喜的变化:内容日趋丰富,形式越发新颖,服务

    2022-03-04
  • 南通市《长江保护法》实施一周年集中宣传主题活动在启

    3月2日下午,“同住长江尾 法护长江美”——南通市《长江保护法》实施一周年集中宣传主题活动在圆陀角旅游度假区举行。南通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晓斌,南通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葛玉琴,我市领导顾云峰、邵茂华、龚心明、唐海兵、杨斌参加活动。

    2022-03-03
  • 用“辛苦指数”换“发展指数”

    提到合作镇,第一印象是农业、农旅、红色文化,很难将这个传统农业镇与招商先进挂钩。可在去年,合作镇是我市率先拿下百亿级大项目的“优等生”,列全市综合考核第五名。看着金灿灿的奖杯,镇党委书记李荣昌感慨万千:“先天区位条件不佳、资源禀赋不足,

    2022-03-02
  • 我市高质量打造长江口绿色生态门户

    启东,长江入海前的“最后一站”。站在长江入海口,从江海文化景观大道“大江之尾海之端”观景平台放眼望去,长江、黄海、东海三水交汇,让人感慨大自然的魅力。 近年来,我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始终把长江大保护摆在压倒性

    2022-03-01
  • 龙湾水镇雏形初现

    2月28日,位于江海澜湾旅游度假区的龙湾水镇项目正在进行外部装修和内装设计。该项目计划总投资30亿元,于2020年8月开工建设,打造唐人街、民康物阜、万国来朝、诗意唐韵、江山如画、盛世雄风6大主题板块,营造一个美轮美奂的“唐韵清风”景象。

    2022-03-01
  • 启东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对部分行政执法机关

    启东市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决定,从现在起至2022年9月组织人大代表对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南通市启东生态环境局、市城市管理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应急管理局、市交通运输局等8个部门近两年来的行政执法工

    20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