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记者走进东海镇。这里,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人居环境优美靓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处处彰显着崇德向善的文明乡风、实干苦干的优良作风。今年1~10月份,东海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2亿元,为全年任务的104%;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应税销售4.4亿元,同比增长20%;完成服务业应税销售3.4亿元,同比增长45%;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6000万元,为全年任务的273%。
“今年以来,东海镇紧紧围绕建设活力、实力、绿色、和谐、幸福‘五福东海’目标定位,扎实推进招商引资、乡村振兴、城镇建设等重点工作,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全面发展的良好态势。”东海镇党委书记陈卫东踌躇满志,“四季度收官战的号角已吹响,东海镇将以‘大干快上’的姿态攻坚突破、加速冲刺,全力以赴交出一份年度优异答卷!”
“内”“外”兼修,
项目建设开辟新天地
连日来,东海镇副镇长陆红磊和镇经发局、投促局的工作人员兵分两路,对东惠线和东和线沿线进行细致排摸。“我们对沿线亩均、度均销售低及有闲置土地资源的企业进行登记、调研,加大对闲置土地(厂房)处置和盘活的力度,加快项目落地。”陆红磊告诉记者。
11月16日,在南通龙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两台挖掘机正在厂房外平整土地。厂房内,数名技术人员正加紧安装调试设备。龙建环境所在的这片38亩厂区,因原企业无合适项目迟迟未投产,已闲置多年。东海镇通过招商引资,将龙建环境引入于此,使土地得以盘活,项目迅速落地。
据悉,南通龙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新型环保墙材,项目总投资1亿元,今年10月份开工,预计明年上半年部分投产,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达2亿元。而投资1.2亿元的恒源液压高端柱塞泵制造项目,则盘活了原华森纺织13亩闲置土地,目前施工许可证已办理完毕,即将进场施工。
为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最大价值,东海镇分门别类,打出一套“组合拳”:在对闲置土地(厂房)进行摸底基础上,挖掘土地潜力,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因地制宜规划项目。除积极招商外,还组织召开座谈会,按照“一企一策”原则,建立台账档案,分自用、转让、出租,部分自用、部分分割转让,部分自用、部分出租,闲置处置等处置方案,妥善处置盘活闲置土地(厂房)。“今年以来,共盘活闲置土地58亩、闲置厂房6000多平方米。”陆红磊介绍,盘活的资源为项目建设注入了活水。
对内盘存量落项目,对外抓公共平台抢项目。今年以来,东海镇以招商促进项目建设、以项目推动招商引资,加强专业型招商队伍建设,提升招商引资层次,推行点式招商与链式招商相结合、政策招商与环境招商相结合、撒网招商与精准招商相结合的招商模式,全力以赴招大引强、招新引优、招才引智。目前,中储粮、安启新材料等重特大项目已明确表示与市相关公共平台签约的意向,点晶新材料、布鲁奇维尔通风设备等企业已进入规模企业行列。
“对已签约项目,东海镇分解责任,优化服务,促进落户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快推进。”陆红磊介绍,项目服务专班17名党员骨干,下沉项目一线,定期梳理项目推进情况,实行周反馈、月总结、季点评的工作机制,在为项目建设“跑腿办事”、纾难解困中勇当先锋。
自协兴港文旅综合开发项目开工以来,东海镇共为该项目协调解决资金、用地、供电、道路、申报手续办理等18个问题,组织参与会议、现场督导15次。截至目前,总投资12亿元的协兴港文旅项目形象初现,港池北地块约4.9万平方米的教育营地已开园运营,商业街区和海景酒店7幢主体建筑已封顶,贝壳剧院和航海博物馆已开工建设,80米看海摩天轮10月底已进场安装,AAA级景区申报已全面启动。
“软”“硬”兼施,
城镇建设开创新局面
连日来,东海镇新东公路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新东公路西起新丰街,东至东和线,横跨云祥、建民、戴祥3个村,是东海镇镇区的一条主干道。“根据五年远景规划,东海镇将充分放大交通区位条件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东海镇副镇长王向辉介绍:“此次改造,将对新东公路全线6.8公里路面进行翻新,除镇区的0.3公里外,其余6.5公里还将进行拓宽升级改造,由原来的5米拓宽至8米水泥路面,该工程预计年底竣工。”
近年来,围绕市委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部署要求,东海镇重点在城镇规划、产业支撑上狠下功夫,着力打造精致特色的东海小镇。东海镇选址345国道北侧、东惠线东侧地块建设工业综合体,一期规划园区面积100.64亩,现已完成规划评审。新建的新安幼儿园、大丰幼儿园两个省级优质幼儿园已竣工并通过验收。消防站建设项目已进入二层顶梁板钢筋绑扎和二层柱模板安装阶段。
新型城镇化建设,不仅是盖楼、建房、修路,各项生活、娱乐、健身等设施配套是否及时到位、城乡服务是否一体化、城镇管理水平是否稳定,也是考验新型城镇化建设“含金量”的“标尺”。
在东海镇文体服务中心内,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室内软装装饰。文体中心由原沁沁幼儿园改造而成,占地面积2700平方米,总投资220万元。文体中心项目包括多功能室、阅览室、棋牌室、舞蹈房、健身房、乒乓球室等6个功能室。项目于今年6月底正式开工建设,目前工程接近尾声,预计11月底前完工。
“我们的目标是赋予镇区品质新内涵,保留新安老集镇的记忆符号,同时建设主干道两侧商业街区,推进公共空间更新,推进新造、大丰、兴垦三个集镇面焕然一新,充分聚集人气商机。”王向辉介绍,今年以来,东海镇持续完善镇区功能配套设施,提升城镇管理水平,全面推进排污管道、公厕、农贸市场、停车场、健身小游园等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常态化巩固、长效化管理”标准,创新实施“五大提升工程”,上半年东海镇创文工作列全市各区镇第一。
“点”“面”结合,
美丽乡村奏出新乐章
在云祥村5组埭路转角处,一处兼具人行步道、休憩凉亭、绿化景观、五彩栅栏等配套设施的口袋公园映入眼帘,草木葱茏,花蕊点缀,各种健身器材错落有致地散布其中。每日清晨或傍晚,有不少村民来此锻炼,十分热闹。“以前这里都是杂草和垃圾,现在不一样了,我每天吃完晚饭都要来这里转一转。”村民茅正冲感慨道。
今年,云祥村见缝插绿,将农村边角地、废弃地、闲置地等进行“个性化”改造,建设一批兼具净化环境和服务群众功能的口袋公园,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同时,云祥村与启东清泉公司共建互助机制、共谋致富之路,实现年流转收入1500万元,增加村集体收入30万元,被评为南通市乡村振兴示范村。
云祥村的快速发展是东海镇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东海镇以乡村振兴示范村、先进村创建为总抓手,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和任务分解表,明确目标、细化举措、落实责任,为推进全镇乡村振兴工作设定“时间表”、绘制“路线图”。“今年,我镇培育了一个南通市乡村振兴示范村云祥村、一个南通市乡村振兴治理有效先进村兴旺村。”东海镇人大主席施海彬表示,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体要求,东海镇力争经过五年努力,将全镇18个村全部建成市级以上示范村或先进村。
“清洁家庭”“文明家庭”“洁净庭院”……如今在东海镇每个村落,这些标志牌已成为农户门楣上最体面的装饰,东海镇“每家净”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也成为全市创文的靓丽“品牌”。今年以来,东海镇持续加大特色田园村庄和美丽宜居村庄建设,进一步做精做细“每家净”特色品牌,大力度推进生态河道示范村建设、活水畅流、村庄河塘整治三大工程,建立形成科学完备的垃圾收集运输体系,全面打造富有东海特色、承载田园乡愁、体现现代文明的美丽乡村。“今年,我们择优选取武东三村、建民一村、东安六村等12个自然村开展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现已完成规划评审。”施海兵表示,这12个自然村将被打造成美丽乡村的“东海样板”。
(陈艺文 陈天灵 丁路健 袁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