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信息港,一起 看启东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质量推进吕四港开发建设系列报道②

2020-05-18 来源:启东日报

从围海吹沙开始,中交天津航道局的吴拓就在吕四港扎下了根。 五年前,刚到吕四的他,看到的是渔港边上的“半成品”。没有通车的通港公路,全是泥土的港区道路,港池像个“矿”,一片空旷。 吹填造地、修建港区道路、建

05181_1.jpg

05182_1.jpg

从围海吹沙开始,中交天津航道局的吴拓就在吕四港扎下了根。

五年前,刚到吕四的他,看到的是渔港边上的“半成品”。没有通车的通港公路,全是泥土的港区道路,港池像个“矿”,一片空旷。

吹填造地、修建港区道路、建造堤坝,几年里,吴拓他们开疆拓土,一步一步将本存在于图纸上的环抱式港池变为“成品”。本以为环保式港池配套全部完成后就能离开,如今吴拓又接到了新任务,江苏新出海口起步港区——吕四港区配套道路工程建设。

五年间,从一个千年渔港,变成炙手可热“大通州湾”的大商港,吴拓见证了吕四港的蝶变。“吕四港的未来不可估量。”吴拓说。

纳入大规划,起步即冲刺

在江苏新出海口的大潮涌动中,吕四港攀上了出海巨轮的桅杆,看到了更远的地方。

今年4月初,《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江苏实施方案对外发布,明确提出规划建设南通通州湾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

正如省委书记娄勤俭在第二届江苏发展大会上推介南通时所期望的:“这里正在打造江苏新出海口、长江经济带江海联运新枢纽。”

这个新出海口就是位于长三角北翼的通州湾,将成为江苏真正意义上的“龙头”港口,进而整合完善江海河联运集疏运体系,加强跨江联动发展,努力成为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交通运输部和省政府的联合批复,通州湾港区规划深水岸线37.3公里,规划建设5万吨级码头泊位30个、10万吨级以上泊位86个。

随后,南通明确,以“大通州湾”思维统筹推进全市域的沿海开发、江海联动发展,推动沿海港口规划“一张图”、布局“一盘棋”、资源“一本账”,构建市级统筹、各板块共同参与的发展格局。把沿海的洋口港、海门港、吕四港纳入“大通州湾”,由各自为政乃至相互竞争变为一体共生,更好地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其中,以吕四港作业区为起步港区,布局集装箱码头和通用码头,在吕四港片区协同发展现代物流和海洋文化旅游。市委常委、吕四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石光辉介绍,吕四港拥有30公里深水岸线,10万吨级进港航道去年3月份交工验收,已形成3.3万亩建设用地,是上海一小时经济圈内不可多得的深水良港。吕四港区拥有一个10万吨级LNG液化码头和两个5万吨级综合海运码头。“吕四拿到‘大通州湾’入场券是必然的。”

战鼓已擂响。

作为南通未来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增长极,“大通州湾”新出海口起步港区建设成为重中之重。今年内,吕四港作业区港口、码头、航道、铁路集疏运体系将全部开工,以“起步即冲刺”的战斗姿态,紧扣时点狠抓推进,确保实现“一年建设、两年开港、三年成规模”的目标。5月8~9日,我市党政代表团先后赴苏州吴江区和无锡滨湖区考察学习,在随后召开的总结交流会上,市委书记王晓斌指出:“要加快港口大开发,千方百计攻坚克难,加快取得各项审批许可,加强工程施工组织和现场管理,能早则早、能快则快,确保明年底建成开港。”

目前,江苏新出海口吕四港作业区起步工程建设指挥部形成“遇事不隔夜”的议事机制和“一日一报告,一周一汇总,半月一推进,一月一例会”的例会机制,重点工作挂图作战,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确保新出海口起步工程各项工作按序时完成。”吕四港镇党委书记、市起步工程建设指挥部综合协调工作组副组长王裕兵踌躇满志。

项目细分解,工程齐推进

数十台挖掘机不停作业,近百名施工人员马不停蹄。5月6日,吕四港作业区港区道路项目中的通港大道北延工程在火热推进。“通港大道计划6月份完成地基处理作业,随后展开道路主体施工。”吕四港镇党委副书记、通州湾港口开发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沈捷介绍。

今年1月5日,南通市委、市政府组建通州湾港口开发建设委员会,将沿海港区纳入“大通州湾”,明确以吕四港为起步港区、通州湾为主体港区,谋划推进江苏新出海口建设。启东市委、市政府迅速组建江苏新出海口吕四港作业区起步工程建设指挥部,同时围绕新出海口6月30日实质性开工、2021年底开港的时间要求,对新出海口“起步工程”重点建设工程进行梳理及分解,形成了吕四港“2+2”码头、吕四港进港航道、内河转运码头、洋吕铁路、疏港公路和港区道路“六大工程”责任体系。

吕四港“2+2”码头,由南通港集团与启东沿海开发公司共同建设,包括2个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和2个10万吨级通用码头,总共占用岸线长度1368米,陆域纵深620米。项目投产后预计年吞吐量为2000万吨,其中集装箱140万标箱,工程估算总投资约46亿元。据了解,“2+2”码头将于6月28日举行开工仪式,确保2021年底开港。

吕四港进港航道全长11.5公里,按照10万吨级散货船、10万吨级集装箱船通航标准建设,总投资3亿元,目前正在办理报批手续,预计今年8月份开工建设,2021年底与码头同步投用。

内河转运码头规划码头泊位长度1500米,21个1000吨级泊位,年通过能力约1400万吨,可以形成水水中转,完善港区的集疏运体系。目前正在对方案进行深化研究,力争2020年底开工建设,确保与集装箱码头同步投运。

洋吕铁路拟分期建设,一期工程由西港区内部的港区装卸站通过吕四港区支线接至已建成的宁启铁路吕四站,再通过正线接至吕四港站和东灶港站。目前正在进行前置性文件的编制和报批工作。

疏港公路规划建设“两横两纵”的公路体系,“两横”为G328(已建成)与S335吕四港镇改线,“两纵”为志圩公路和S433改线(通港大道)。今年上半年开工建设S335吕四港镇改线西段工程(通港大道-天江公路)和通港大道南延工程(S255-S335吕四港镇改线),打通吕四港西港池至启扬高速吕四港出口的通道。同时,推进涉及永久性基本农田的志圩公路和S335吕四港镇改线东段报批工作,力争尽快开工建设。

港区道路共建设西港南路、志圩公路北延及通港大道北延三条道路,建设道路总长2850米,沿线管网、电力、照明等随道路同步到位。

高效解难题,建设再提速

20余台土地勘察设备同时运作,4艘水上勘察船昼夜不停……这是在通州湾吕四港作业区施工现场看到的火热景象。该项目自3月底确定中标单位以来,歇人不歇机器,勘察、设计和审批等稳步推进。

吕四港作业区计划6月底正式开工建设。“2+2码头”施工方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刘慧波表示:“所有努力都是为了如期开打第一根桩,不能有丝毫松懈。”

在采访中了解到,此前类似规模的港口建设周期一般在30个月,而吕四港作业区的合同工期只有21个月,且今年又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抗疫不误工时,我们倒排时序到天,责任分解到人,在公示中标结果的当日就进场,力争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刘慧波斩钉截铁地说。

根据新出海口起步工程建设计划,吕四作业区环抱式港池内有约2230万立方米需进行疏浚,疏浚出来的土方放到哪里去?这是摆在施工方面前的一个难题。

刘慧波立即向园区管委会反映,吕四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陈红飞了解情况后,立即赶赴现场实地察看并询问相关单位,寻求妥善处理土方的办法。“仅2天,他们就采取三个途径有效地解决了土方外运问题,园区管委会工作的高效率让我们叹为观止。”刘慧波说。

陆地上的勘察需要解决土方放置问题,水上的勘察船又遇到了“麻烦”。“在勘察过程中,我们发现施工区域有沉船。”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王桂松说到,“这将直接影响我们打桩的成败。”

4台大型机器连续作业,10多名工人连夜打捞,“1天时间,就把两艘沉船打捞出来。”园区管委会的行动坚定了王桂松攻坚克难的决心,“吕四起步区工程我们一定尽全力按序时完成。”

在港区北侧,洋吕铁路也正在抓紧推进安置区拆迁工作。洋吕铁路是一条以货运为主、兼顾客运、未来逐步开拓市域功能的铁路。洋吕铁路由如东洋口港引出至我市吕四港接宁启铁路二期,建成后将形成南通铁路环线,把洋口港、通州湾、吕四港串联起来。

刘慧波表示,疫情期间,各单位通过视频会议和网上审批做了大量前期工作,随着人员逐步到位,将尽快做好钻孔桩试桩和全面施工的准备。“相信一个月后,这里会出现千人施工大会战的壮观景象。”

面朝大海,隆隆桩机。“如期完成‘六大工程’105项任务,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考验。我们将拿出时不我待、舍我其谁、事在人为的决心和勇气答好每道考题,用推进‘起步工程’实实在在的业绩来拼出港口开发的新天地。”石光辉说。

潘瑾瑾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