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服务于生活。学习数学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为了让学生体验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和合小学数学文化节在火红的五月郑重拉开帷幕。
5月23日下午,启东市和合小学五年级组开展了别开生面的主题为“种花生的学问”学数学进田野的数学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剥花生、动手量、种花生中学数学,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一、 准备充足 走近花生中的数学
在活动之前,任课老师鼓励学生利用各种渠道收集信息,知晓花生的种植时间,种植花生的常规知识,了解株距行距各为多少,了解一亩花生的产量等数学知识。
二、实践活动 巧用数学中的知识
(一)剥花生 温千克 估株数
教师让学生掂一掂一千克共生有多重,捧一捧有几捧,数数有几颗,剥一剥、数一数有几粒花生籽,再算一算按一株三粒一千克有多少株,在轻松愉快的剥花生中巩固了千克这一知识点,了解了一千克共生有580颗1160粒花生籽能种386株,让学生零距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身边处处有数学。
(二)动手量 算面积 计行数
386株花生能种几行?这块地需要多少千克花生?这样的来自生活的问题激发了同学们的好奇心,同学们分工合作齐心协力解决问题,你动手量地的长和宽,我利用所学的知识算出面积,再根据行距为33cm算一共有多少行。同学们都在认真地计算,综合所学的数学知识算面积,面积除以行距等于行数,数学知识再次悄无声息走进生活,走进田野。
(三)动手种 测株距 算粒数
检验这块地需要多少千克花生籽的时刻到了。同学四人一组开始种花生了,一人播种,一人挖坑,一个测量株距,一人统计一行共有几株,一行种子的千克数了然于胸,这整块地所需要的种子千克数也一目了然。数学知识服务于生活的理念在心中扎根,学好数学的思想驻在心田。
三、活动结束 感受学习中的快乐
此次情趣盎然的数学实践活动结束了。孩子播下的不仅仅是花生籽,而是数学的种子,愿数学这颗种子通过这次活动在孩子们的心中发芽、开花、结果。爱数学好数学的细流在心中驻足。
生活中学数学,实践中获真知。此次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提高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合小学数学各年级组将以此为契机,立足课堂,服务学生,落实活动促进学生素养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