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信息港,一起 看启东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南阳镇:叩问民生办实事

2018-12-04 来源:启东日报

11月26日,南阳镇境内的县乡道合汇线上,10多个工人正在抓紧进行路灯灯杆基础施工,这条8公里长的路段将安装162盏路灯。合汇线宽约7米,两边绿树成荫,属于南阳镇境内的一条交通要道,往永和方向的车辆大多经过这里。但一到晚上,黑漆漆的路段让

5c0544d535feb.jpg

11月26日,南阳镇境内的县乡道合汇线上,10多个工人正在抓紧进行路灯灯杆基础施工,这条8公里长的路段将安装162盏路灯。合汇线宽约7米,两边绿树成荫,属于南阳镇境内的一条交通要道,往永和方向的车辆大多经过这里。但一到晚上,黑漆漆的路段让车主们苦不堪言。

今年,县乡道亮化工程被列为南阳镇实施的10件民生实事之一,全镇涉及县乡道里程22.5公里,安装路灯501盏,计划总投入400多万元,整个工程计划在年底前完成。县乡道亮化后,将彻底照亮百姓回家的路。

2018年1月底,南阳镇在听取民意、汇集民情、吸纳民智的基础上,在镇第十九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以票决的方式,从12件民生实事中,选出了2018年度10件民生实事。“10件实事中,属于环境整治范畴的最多,包括集镇长效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散乱污’企业(场所)整治、废品收购站点清理、控违拆违等。这与市人代会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一号议案相契合,也与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环境相呼应。票决,体现的是民意,温暖的是民心。”南阳镇党委书记黄坤介绍说。

经过多次乡镇区划调整的南阳镇,有4个老集镇,分别是南阳、永和、聚阳、少直集镇。由于存在时间较长,又缺乏有效管理,老集镇普遍存在脏、乱、差现象。在采访中,南阳镇党委委员陈曙光表示,2016年时,每天都有三四个通过12345公共服务热线转来的投诉,反映最多的是管道堵塞、摊外摊、出行难等问题。

聚阳集镇东西、南北分别长约200米。在居民施晓生的印象中,以前这里就一个字“挤”。沿街店铺设置店外店、摊外摊,街道上几乎都是流摊,有些甚至摆到了路中央。每到聚阳小学上下学时段,交通几乎“瘫痪“,汽车行经街道,常常堵得水泄不通,由此引发的安全问题、交通矛盾频发。

集镇整治民心所向,势在必行。今年3月,南阳镇举全镇之力打响集镇环境整治攻坚战。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陆健告诉记者:“我们提出一个月攻克一个集镇的目标,要在宣传发动、拆除违建的基础上,加强硬件设施的改造。“

经过改造,原先100多个流摊在聚阳集镇曾荒废了五六年的聚阳菜场上“安居乐业”;南阳集镇安装了监控探头,砌筑了花坛,设置了230多个停车位,车辆停放有序了;少直集镇、永和集镇的破损路面也修复了,并推行了站点式垃圾围亭模式,29处垃圾收集房实现集中提档升级改造……4个月,4个集镇面貌“脱胎变形”——拆除违章搭建220多户、19000平方米,规范引导流动摊贩、店外店650多个。与此同时,南阳镇按照市创文办的统一部署,对221线南阳区域的启兴路口、少直路口、聚阳路口的违建进行了集中整治,拆违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并做好了三个交通路口的地面复耕、绿化补植、标牌设置等工作。

集镇环境不断向好,南阳镇创新性地实行了市场化物业服务外包模式,经过招投标程序,出资86万元聘请上海一家高资质的物业管理公司,对集镇的保洁、绿化、秩序等进行专业管理,实施长效治理。在聚阳集镇开了20年农资店的陆振斌告诉记者:“现在,乱堆乱放现象已基本杜绝,绿化也有人定期维护,集镇环境越来越好,每走一步路都让人赏心悦目。”

今年9月1日,上大班的陈刘淇和其他120多名幼儿一起进入了新建的三轨制幼儿园——聚阳幼儿园上学。“这是一家堪称启东一流的乡镇幼儿园。”陆健介绍说,这一投入1000多万元建设的幼儿园,园区场地、消防设施、室内外布置等硬件设施全部到位,孩子们将在这里健康快乐地成长。

在为民办实事过程中,南阳镇既投入真金白银,又投入真情实意。由于幼儿园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安全管理是重中之重。在建设过程中,黄坤和陆健多次来到现场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就在投入使用前,他们发现正对幼儿园大门的是一条横河,在幼儿上下学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孩子们的安全高于天,镇政府再次拨款数万元,安装了交通护栏,并对存在隐患的窗户,安装了限位器。陈刘淇的妈妈翟春燕说,这里的环境不比城区的幼儿园差,孩子越来越喜欢上学了。

把每一件实事办实,更要办好、办到老百姓的心坎上。今年实施路安工程,由原先的对破损路面、桥梁实行一年统计一次,改为日常化巡查,村网格员发现问题后立即上报修复,既防止破损面积扩大,也使老百姓出行更安全。截至目前,汇城角村、秉章村、耕南村等村共修补道路1000平方米、桥梁10座。

截至目前,南阳镇2018年10件实事已完成9件,另外1件也确保在今年年底前完成,该镇向社会各界征集2019年民生实事项目建议的公开信也已于11月15日发出。“我们乐于‘以小为大’,解决好影响群众生活的一件件‘小事’,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发展更有质量、更有温度。”黄坤说。

■采访手记

一枝一叶总关情

天下孰重?百姓最重。何事为先?民生为先。南阳镇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办好了10件群众关心的民生实事,以“真金白银”的投入,换来了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在采访中,记者获悉这样一个令人感动的细节:双休日或者是节假日,哪怕是阴雨天,南阳镇党政主要负责人经常结伴走埭路、转菜场、进大棚、查访施工现场。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要实地调查了解掌握“民声”,看一看政府花出去的钱有没有用到了刀刃上、办到了心坎上?听一听群众还有什么诉求和期盼?找一找工作中的短板。这就是南阳镇党员干部服务民生的决心,解决问题的智慧,加强工作作风的具体行动。有了思想基础和情感归属,厘清了为民服务的思想脉络,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为民办实事”就再也不会是一句客套话了。

南阳镇办实事,实行人代会票决,把该花的钱、该用的力量,用在群众最迫切的需要上,用在群众最希望解决的问题上。进而紧轧节点,高位推动,速战速决,长效管理,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办到群众满意为止。

民生是一个永远做不完的大课题。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上,让发展激流与民生暖流交汇,才能让发展更有质量、更有温度。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