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信息港,一起 看启东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主攻痛点,百姓获得感持续提升

2020-01-07 来源:启东日报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2019年以来,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痛点”,我市既投入真金白银,更投入真情实意,不断加大民生事业投入力度,变住房、教育、医疗、文化服务等民生“痛点”为“普惠点”,让百姓切切实实感受到发展红利。 丰富民生供给“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2019年以来,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痛点”,我市既投入真金白银,更投入真情实意,不断加大民生事业投入力度,变住房、教育、医疗、文化服务等民生“痛点”为“普惠点”,让百姓切切实实感受到发展红利。

丰富民生供给“大礼包”

冬日午后,市社会福利中心10号楼501室施俊常的“小家”里,温暖如春。今年91岁的施俊常是市社会福利中心第一批入住户。对于社会福利中心的环境,施俊常十分满意:“我和老伴已入住3个月,这里的软件和硬件非常符合我的预期。”

市社会福利中心是我市十大民生工程之一,2019年8月30日正式开业。中心有近2000张床位,各种生活服务设施齐全。截至目前,已有180多人入住,520多人在市社会福利中心预约了床位。

据市民政局局长陈玲介绍,为顺应群众养老需求,我市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全力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医养结合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目前,每千名老人养老床位数达到31.81张。

2019年6月,我市通过增加财政补贴,让低票价制度覆盖所有城乡公交线路,收费标准为20公里以内2元、20公里以上4元,共涉及21条城乡公交线路,市民乘坐公交出行成本显著降低。同时,改造农村公路宽路窄桥50座,实施农村公路安保工程50公里。

让城市更宜居、生活更便捷,是市委、市政府衡量“民生工程”质量的重要标准。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城市绿化建设,在城区更新中持续植绿增绿。截至目前,我市新建或改造的4个城区小游园已全部完工。自行立体停车库、智慧停车系统、城区公共厕所、农贸市场食品快检室等一批城市配套功能建设项目正在抓紧推进实施。

此外,我市统筹推进衣、食、住、行、就业、教育、医疗等各领域的民生实事,深入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幼儿园园舍改造;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不断给百姓送上品种丰富的民生“大礼包”。

绘就民生保障“美风景”

2019年12月10日,市医保局照护保险待遇申请窗口对外开放,标志着《启东市长期照护保险实施办法(试行)》正式启动。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医养融合”新型养老服务模式的发展,我市推进实施长期照护保险制度,解决长期失能人员的护理和日常照料难题,有效缓解“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社会矛盾,进一步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近日,患有强直性脊柱炎的惠萍镇果园村村民沈红生,领到了一根腋拐和配套的专业防滑拐套,再也不用为出行走路犯愁了。这得益于当地残联开展的为残疾人发放辅助器具活动,2019年,我市共为800多名残疾人免费配置了1200多件辅助器具。

社会弱势群体一直是政府牵挂的重点对象。2019年前三季度,我市共发放城乡低保、优抚人员定补、残疾人补助、80周岁以上老人尊老金等逾2.2亿元,充分保障了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的基本生活。

小区屋面平改坡、外墙出新、楼道出新……2019年的老旧小区改造,让长江新村34号105室居民郁素兰觉得生活越过越亮堂了。“在这里住了将近30年,小区硬件越来越破旧,现在通过改造,一下子变得清爽了许多。”郁素兰说。

2019年,我市高标准实施南苑一村、东华联、文汇新村、长江新村4个老旧小区标准化改造。相关单位进社区,与居民面对面交流,征询小区居民的建议意见,运用“共同缔造”的理念,调动街道、社区及居民群众的积极性,力求将老旧小区打造成安宁、洁净、优美、祥和的温馨家园,让幸福在市民百姓的家门口得到升级。

我市还重点保障就业创业、百姓安居、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保等方面的支出,有力地推进民生实事项目的落实。

打造文化服务“新亮点”

在北新镇万安村村史馆里,精致的花板、古朴的纺车、笨重的耕犁……200多件老物件在展览台上整齐摆放,并被一一标注来源。“这些老物件都是村民听说要建设村史馆后,自发捐赠的。”万安村党总支书记袁永香说,虽然村史馆建成时间不长,但有很多村民带着孩子时不时地过来看看。”

2018年8月开始,我市全面推行镇、村史馆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全市14个区镇,263个行政村的镇村史馆建设已完成50%的工作量。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优质文化产业和服务供给,推动文化供给由解决“有没有、够不够”向解决“好不好、精不精”转变,以高质量的文化服务提升幸福感。

目前,位于新城区蝶湖片区的市文化体育中心正抓紧建设。该中心规划用地10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80000平方米,包括大剧院、小剧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少儿图书馆与临展馆、全民健身中心等。中心预计2020年6月底启用,将进一步改善我市城市功能配置,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体育生活的需要。

同时,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也在加速流向乡村。新农合报销、居民养老参保、最低生活保障申请、退休人员年检等数十项事项覆盖农村社区,社区内还建有阅览室、活动室等文化设施。

临近年底,汇龙镇临江村文体中心内,村民们正在排练节目。临江村党总支书记秦忠笑着说,自打村文体中心投入使用后,村里组建了村级合唱团、扇子舞队、腰鼓队、象棋队等13支文体队伍,举办活动有了固定场所,更好地满足了老百姓对文体生活的需求。

(范存娟)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