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熟作物要提前做好晒场、仓库、收获机械清理整修工作。”“水稻栽培上,提倡尽量以机插秧为主,对新稻田特别是新平整的稻田,采取适当的栽培方式,直播或者机插秧都可以。”4月29日上午,在吕四港镇召开的全市新型合作农场推进会上,市农业农村局作栽站农技专家就当前农事,为全市38个新型合作农场的镇村干部作了专门提醒。
发展新型合作农场是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抓手,也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效之举。根据南通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市从去年10月份积极推进新型合作农场的建设工作。在吕四港镇吕复村新型合作农场,记者看到,930亩农田里麦浪滚滚,丰收在望。“前段时间,我们请了15台无人机进行农药喷洒,预防小麦赤霉病,力争夏熟作物有个好收成。”吕四港镇吕复村党总支书记张红卫介绍,村里将新型合作农场与农地股份合作社结合起来,去年第一次兑现了2018年农民土地股、每亩700元的保底分红。
吕复村是我市首批10个试点村积极推进新型家庭农场建设的一个缩影。全市2018年计划推进的10个村中,7个“三个全覆盖”试点村已落实土地面积6313亩,小麦种植面积达5993亩,占比达95%,剩下的土地稻田推埂也已完成;3个经济薄弱村已落实土地面积1419亩,也全部种植小麦。同时,所有村的农地股份合作社均已完成注册,开始正常运作。
今年开展新型合作农场建设的村也在加快推进中。在海复镇搬场村新型合作农场,300亩的稻田推埂已经完成。“前期工作已经全部完成,现在就等6月中旬种植水稻了。”村党总支副书记李红燕说,水稻计划选择种植食味粳稻和南粳505。
据悉,今年新列入计划推进新型合作农场的村共有28个,包括13个“三个全覆盖”试点村、7个经济薄弱村和8个其他有条件推进的村,分别落实土地面积6164亩、2897亩、2452亩。其中,大多数已经完成推埂和种植,部分因起步晚或高标准农田建设,目前正在加快推进,力争不耽误夏种。同时,24个村已经完成农地股份合作社的注册工作。
为了全力推进新型合作农场创办,今年,市委、市政府将“三个全覆盖”、“新型合作农场”列为重点扶持项目,安排近2000万元用于奖补,涉及社会化服务联盟组建、土地流转、合作农场经营、农机购置、粮食烘干中心(点)建设和职业农民培训等多个方面。同时,市农业农村局对新型合作农场建设的相关政策进行了多次解读,对农地股份合作社的组建工作进行了业务培训,从软环境方面提供扶持,确保新型合作农场建设真正取得实效。
(黄燕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