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针对暑期旅游旺季的旅游流、探亲流等人流叠加造成的交通安保压力,市公安局迎难而上、科学研判、精准部署,采取“3+”措施破解城区拥堵难题,深入推进疏堵保畅工作,提高城市交通通行能力和群众满意度。
一、管理+支撑,夯实疏堵牢基础。一是形成机制,优化方案。为积极应对高峰期城区拥堵现象,市公安局科学谋划,周密部署,就主城区交通流、交通勤务、车辆分流等进行分析研判,并根据现实情况,不断调整体育馆群星演唱会、六月十九观音圣诞法会、恒大碧海银沙电音节等相关重要时间节点的城区道路、景点活动、集会活动等安保方案,并成立副局长挂帅的城区道路交通疏堵保畅工作领导小组。二是警种联动,优化勤务。动态更新城区道路疏堵保畅工作,抽调机关、农村、特辅警协助主城区交警强化夜间巡逻与白天守点,设置巡逻组7个、夜间违停整治组2个和应急保障组1个,白天安排80名警力在40个易堵路段布点执勤,夜间由事故中队配合城区夜巡小组执行巡逻防控指令,形成由固定执勤点落实“点位”排堵、巡逻组对拥堵高发路段开展“伞状式”巡逻的管控模式,确保疏堵保畅力量全覆盖。三是后勤到位,优化保障。一方面由交警综合室做好勤务保障工作,为抽调人员准备反光背心、哨子等有关用具及冰水、藿香正气水等防暑降温设施,并安排好抽调人员的用餐;另一方面一线民警全员配备4G执法记录仪,配套建设无线图传平台、音视频执法管理平台、视频存储中心,通过内外网交换、视频网闸等打通与公安视频监控平台、公安警务平台、DS接处警系统对接通道,实现可视化展现警情信息和扁平化派警指挥。
二、科技+防控,运用治乱多手段。一是打通区域微循环。推动城区交通从“末端管理”向“前段治理”延伸,完善交通护栏、标志标线等交通设施,消除交通瓶颈点,合理引导交通流。为缓解人民路新开业太平洋百货、第三人民医院、汇龙小学密集点位交通拥挤压力,及时调整交通组织方案,在道路两侧增划停车位的基础上,增设主干道隔离护栏,禁止车辆随意掉头,增加通行能力;在部分城区中心出入口狭窄小区门口设置禁止左转标志,减少交通冲突点,避免对向车道车辆互不相让造成路面拥堵,优化单向循环交通;盘活道路资源,改建公园路西侧部分非机动车道与紫薇路北侧部分人行道及绿化带,增设中医院专用车道,缓解周边交通压力。二是抓重点精准查缉。升级路面交通视频监控设备功能,实时开展机动车辆违停、不礼让行人、行人闯红灯抓拍,提高非当场执法程度解放警力,有效遏制交通违法行为,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对辖区内车流量、人流量密集的人民路、和平路、公园路、江海路等11条严管道路的违停行为进行集中整治;以早、中、晚高峰时段为整治重点时段,严查“三驾、三乱、三车、两闯、两牌”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坚持全覆盖、零容忍,有效净化城区交通环境。三是科学调控信号灯。依托交管数据平台,系统分析交通流量规律、特点,分析研判高峰时段,及时有效找准交通拥堵节点和事故多发点段,主动调配警力疏导。细致排查交通护栏、标志标线等交通设施,科学调整城区主要路段11处信号灯配时,形成城区通行“绿波带”,最大限度提高路口通行能力。晚高峰时期将4个主要入城方向调整为“红波带”,缓减入城车流,优先出城车流。
三、民生+服务,开辟保畅新格局。一是警媒多渠道实时互动。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途径,协调启东FM106.3电台、利用道路交通诱导屏播报实时城区路况信息,提醒车辆绕行拥堵路段。提供重要节点城区流量变化、交通管制等实时信息,均衡交通流,有效引导群众安全、文明、合理出行。二是深化社会面宣传提示。不断刷新“两公布一提示”,向社会公告易拥堵时间、路段及绕行建议。及时发布交通气象和安全预警、出行诱导等提示信息和交通资讯,提醒群众错峰错时避堵绕行。组织媒体随警作战、志愿者群体开展城区交通劝导活动,加大对各类交通违法行为的曝光力度,教育广大群众遵章守法,文明出行。三是完善应急处置机制。设立警用摩托车巡逻应急巡逻小组,确保随时处于备勤状态,完善恶劣天气应急处置预案,提前准备应急处置装备及材料,台风“安比”“云雀”“摩羯”“温比亚”来临期间,交警大队提前通过诱导屏等发布预警信息,并加大城区巡逻力度,及时清理路面倒塌树木。持续完善交通事故快速理赔中心快速运作机制,路面民警划分区域对轻微交通事故实行快撤快处工作机制,杜绝轻微事故二次处理,防止因事故占道影响后方车辆通行,有效缓解道路拥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