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2017年度江苏省少先队文化建设专题培训暨少年儿童研究会少先队文化建设委员会第十四次年会上传来喜讯,启东市和合小学申报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江边野炊活动》获江苏省少先队文化建设特色品牌项目。
缘起篇:“江边野炊”活动的由来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整天关在笼中的小鸟有自由展翅的机会,学校通过实地勘察、集思广益,一个因地制宜、植德育人的德育活动创意应运而生。学校决定让五年级的200多名学生到江边野炊一次,带上野炊所需的锅碗瓢盆、油盐酱醋……同学们在江边席地“野餐”,并举行中队联欢活动。
发展篇:“江边野炊”地点的变迁
随着长江边活动区域被不断地围垦,考虑到围垦施工所带来的潜在安全隐患。2014年年初,学校在制定学期计划时,围绕“江边野炊”活动的延续性、实施的安全性、实践的可行性等几经商议,果断决定,必须对“江边野炊”的活动地点进行必要的调整。经过学校领导的多地考察走访,最终果断决定,将坚持了近三十年的长江边野炊迁移至黄金海滩。此地风景秀丽,管理规范,更适合学生走进自然,亲近自然,开展活动。至此,历代和小人心中的江边野炊又展开了新的篇章,孩子们笑称为“海边盛宴”。
剪影篇:“江边野炊”活动的精彩
江边野炊活动搞了几十年,学校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活动经验。江边野炊活动也在不断优化:江边野餐——中队联欢——海滩风筝——沙滩足球——金海拾贝——海上“迪斯科”——班级合影。每一年活动,每一份精彩。师生们手挽手踏浪赶海,跳起海上“迪斯科”时,摄影机、照相机镜头里便留下了师生们或欢呼雀跃、手舞足蹈或惊恐落魄、不知所措的可爱一瞬。
盘点篇:“江边野炊”活动的内涵
点击“江边野炊”这一德育传统活动的前世今生,这一活动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涵:
爱国大课堂。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当同学们面朝着大海,看着满眼的春暖花开,还有那乘风破浪的渔船,袅袅升起的炊烟,随风飘扬的红旗,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就在他们的心中留了难以磨灭的记忆。
礼仪大检阅。活动培养了学生践行“八礼四仪”的自觉意识,尤其锻炼了严明守纪的军人作风。活动安全最重要,为了安全,必须有铁的纪律。同学们为了能始终参与这一活动而不被“不守纪律”这块红牌罚下,所以自始自终都表现得完美无缺。
团队大熔炉。活动培养了学生热爱班级、关心他人,互帮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在活动中,班级是一个团队,谁拖了班级的后腿,谁都要脸红。为了帮助那些缺少自理能力的人能完成各项任务,同学们你帮我、我助你的感人场面不断涌现,师生情、同学情在进一步加深。
意志大熔炉。活动磨炼了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坚强意志。“海边野炊”中,搬运柴火、垒灶台,大多是第一次的经历,不少同学大汗淋漓仍咬牙坚持,每每最困难的时候,总能听到他们坚定地说:“我能行,我能坚持”,此情此景,令人感动。
自理大舞台。活动培养了学生独立自主、自己动手,百折不挠的优秀品德。从自己动手挖坑垒灶、烧菜煮饭,到最后一道道色香味齐全的菜肴成功,这其中经历了从失败——成功——满足的过程。同学们在日记中深有感触地写道:只有自己动手,不断实践,才能学会本领,学会生存,超越自我。
如今,“江边野炊”已成了和合小学“和润德育”的一项传统活动,每年必搞,常搞常新。相信孩子们通过这些活动的历练,能收获到一份学习之外的快乐,一份成长中的记忆。
(王丹坤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