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拓宽教研渠道,有效促进校际交流,实现教育资源共享,4月25日上午,汇龙小学全体数学教师、学华分校与惠丰小学数学骨干教师相约美丽的汇心园,开展了数学教学研讨活动。
汇龙小学的茅海燕老师、汇龙小学学华分校的曹红礼老师和惠丰小学的徐冬林老师分别执教观摩课,三位老师课前都作了精心准备,对执教的课都进行了试教,特别是课堂内涵与深度的提升、重难点的突破等方面都进行了反复的打磨。首先由来自汇龙小学的茅海燕老师执教了《用数对确定位置》一课,茅老师的课有两大主线贯穿始终。一条是图例的抽象和演变:由实物图到点子图再到方格图,这一抽象的过程细腻、清晰,借助“数形结合”的方式很好地渗透了“坐标”这一较难理解的数学知识,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做好铺垫。另一条线是确定位置的方法:由不同的描述方法过渡到“先列后行”的方法,再通过对比产生数对的方法,这一表达方式逐步递进、简化、抽象,使学生对数学的简洁性和抽象性有了深刻的感受和体会。
接着汇龙小学学华分校的曹红礼老师执教了《认识人民币》一课,曹老师的这节课以“学生活动”为主线,把“学数学”变为“做数学”。认识人民币的全过程用猜一猜→认一认、分一分→算一算、拿一拿、买一买等几个活动串连在一起,使整个教学过程形成一个动态的教学活动整体。在这一动态的教学活动中,既有学生的观察与思考,又有学生的操作与表述;既有小组的合作交流,又有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整个教学活动形成一个师生间、生生间、组与组间的立体交叉互动。在这一多维互动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均等的参与机会,每个孩子都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最后由惠丰小学的徐冬林老师执教了《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一课,“策略”作为解决问题的计策和谋略,与“方法”有区别也有联系。徐老师引出新课题之后,由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因此教师直接把问题抛给学生,组织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操作体验活动:看一看、数一数、剪一剪、拼一拼,借助集体的智慧很轻松地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接着引导学生对方法进行比较使学生感悟到:在这一类习题的处理中,关键是把不规则的图形转化成规则图形。最后,徐老师紧扣转化的本质,不断追问,让学生体会等量代换中变与不变的思想,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在活动中一步步深入,策略在体验中一步步形成。
整个上午的活动,观课的老师们专心听,认真记。最后的评课研讨环节由施亚慧副校长主持,参与活动的老师们对所听的三节课进行了认真深入的交流。整个交流活动气氛热烈、融洽,大家畅所欲言,既指出了课堂亮点,又对不足之处提出了整改建议,并就情境导入、合作学习、引导学生积极探究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有效的探讨。
精研素养,点亮指路明灯,校际交流,展现智慧风采。本次活动促进了校与校间教师的交流合作,为教师们搭建了展示、学习的平台,真正做到了让与会教师“有所学、有所悟”!